日本民众嘴很硬,身体很诚实。 朝日新闻11月23号报道,多款中国大米出现在日本商店的显著位置,立马售罄,因为定价是5公斤在135人民币到150人民币之间。这钱放在国内肯定得被骂贵,但是在日本又是性价比超高。 众所周知,在日本社会里,大米早就不只是主食了,还被捧成了“民族符号”似的东西。农协这些年一直鼓吹“国产米最安全、最好吃”,把进口米尤其是中国米贴上“廉价劣质”的标签,再加上一些舆论的刻意引导,不少日本人打心底里觉得买进口米是“掉价”,甚至社交平台上还飘着“饿死不吃中国米”的声音。 这种被长期灌输的优越感,让他们嘴上总挂着对国产米的执念,对着进口米摆出一副排斥的样子。 可现实一砸下来,所谓的“执念”根本顶不住钱包的算计。 这两年日本米价涨得离谱,5公斤装的普通国产米都卖到快200人民币了,新米更是突破230块,简直成了“奢侈品”。偏偏去年夏天极端高温把水稻烤得减产,储备米又被农协垄断着高价卖,好多超市里国产米货架都空着,想买都买不着。 就在这时候,中国大米带着实在价码来了——比日本本土米便宜小一半,还都是新鲜的新米,算下来每月能给家里省出不少钱,够给孩子买奶粉、交水电费了。对普通日本家庭来说,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性价比摆这儿,哪还顾得上嘴上那点“矜持”。 更关键的是,中国大米不光便宜,品质还真能打。之前在日本的稻米品鉴会上,中国五常大米都打败过顶级的越光米,评委会主席都承认中国米的香气和口感更胜一筹。而且检测数据摆在那儿,中国大米的农残检出率比日本米还低,完全符合他们的安全标准。 连一直喊着“抵制进口米”的农协,自己食堂都偷偷用中国米,还有的把中国米分装后贴“国产”标签卖高价——他们抵制的根本不是中国米,是怕这便宜好米砸了自己的垄断生意。 现在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又不断搞事,虽说在国内的支持率飙到82%,但是他们的国产米贵到吃不起、还买不到,而中国大米既便宜又好吃时,所谓的“排斥”早就成了自欺欺人的空话。

用户35xxx29
其实不应该按新米价买他们陈米么?反正他们现在吃的都是高价陈陈陈陈米[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