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近日发表称,如果一个大国被逼迫到忍无可忍、动手出手之时,必将会让其他国

甜豆花讲三件事儿 2025-11-25 16:22:33

俄罗斯媒体近日发表称,如果一个大国被逼迫到忍无可忍、动手出手之时,必将会让其他国家看到大国的威力与狠厉;相反,如果这个大国能够先让挑衅者“疼”起来,让“疼”成为“痛”,甚至让“痛”成为“断腕”,那么这个大国反而能赢得尊重、赢得安静。 这话我琢磨了挺久,觉得说到了大国博弈的根子上,但很多人可能没细想过——怎么才算“让挑衅者疼”?总不能像街头打架似的,上来就抡拳头吧?那叫蛮干,不叫智慧。比如说最近有个事儿,某小国仗着背后有靠山,天天在某大国的边境线上搞小动作:今天派几辆装甲车在界碑附近晃悠,明天又指使民间组织去边境搞所谓“抗议”。大国一开始只是派人交涉,结果这小国更蹬鼻子上脸,居然扣留了大国的过境农产品。大家都议论,说这大国是不是太软了,连这点挑衅都扛不住?可三天后,大国突然宣布两个措施:第一,暂停对小国的所有基建援助贷款,包括正在建的公路项目;第二,对小国出口的三种核心商品加征200%关税,还通知合作物流公司停止运输这些商品。这下小国慌了——这三种商品占它出口总额的60%,没了大国市场,工厂就得停工,工人失业。更绝的是,它背后的靠山也没辙,因为大国的做法完全符合国际贸易规则,找不到指责的理由。 这就是“让他疼”的正确方式:不是动武,而是精准打对方最在乎的利益点。我觉得这里关键是“提前”和“分寸”。提前动手,不让挑衅者养成得寸进尺的习惯;有分寸,不伤及无辜,也不给对方留话柄。要是等对方真打到家门口再动手,代价可能更大——比如人员伤亡,或者国际舆论的压力。 还有个悬念我挺好奇:要是这小国还不收敛,大国会出更狠的招吗?比如冻结它的海外资产,或者限制它的公民入境?其实不管怎样,有一点肯定:大国要是下定决心不让自己受委屈,总有办法让挑衅者付出代价。国际上从来都是实力说话,但实力不只有武力,经济、外交、科技都是。用对了,比拳头更管用。 俄罗斯媒体这话给所有大国提了醒:别惯着挑衅你的人,该出手时就出手,但出手要讲方法。这样才能既赢尊重,又得安静。毕竟,客气换不来敬畏,退让只会喂大贪婪——这话放哪里都适用。你说是不是?

0 阅读:2
甜豆花讲三件事儿

甜豆花讲三件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