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生核战,中国面对美国坚持不了1小时!”俄专家10年前提醒,中国东风-31A

小张主张 2025-11-25 13:34:12

一旦发生核战,中国面对美国坚持不了1小时!”俄专家10年前提醒,中国东风-31A,是唯一有望经受住美国首次核打击的导弹,但中国这种导弹不多,而美国这种导弹有近2000枚,那现在呢?   说白了,10年前俄专家喊的“核战1小时扛不住”就是没看清中国的发展节奏! 10年前的情况确实能理解为啥有人会担心,当时美国手里能扛住首波打击的战略导弹特别多,常年处于随时能发射的状态,不管是陆地上固定的发射井,还是海里核潜艇带的潜射导弹,都能随时发起突袭。   而咱们当时能拿得出手、大概率能在首波打击后活下来的导弹就一款,而且数量确实少,全靠它到处机动躲侦察,才勉强能保留一点反击能力,但单靠这一款少量装备,想形成足够的威慑力确实有点吃力。   谁能想到短短十年,变化能这么大,现在能远程打击的导弹早就更新换代好几波了,再也不是当年一款装备单打独斗。   新的型号不仅能打超远的距离,还能各种灵活机动,一会儿在公路上跑,一会儿换种方式转移,对方的卫星想盯着都难,而且一枚导弹能分出来好几个弹头,每个弹头还能自己变轨,对方想拦截简直比登天还难。   还有藏在地下坚固工事里的型号,抗打击能力直接翻倍,和机动的型号搭配着来,不管对方怎么打,总能有漏网之鱼。   海里的力量更是让人惊喜,现在的核潜艇静音效果好到离谱,藏在海里根本难被发现,上面带的潜射导弹也厉害,不用跑到远海冒险,在自家近海就能打到对方本土。   一艘核潜艇就能带不少导弹,每枚导弹又能分多个弹头,真要是有事,一艘就能打出不小的威力,二次反击的本事直接拉满,再也不用担心被人一锅端了。   防御方面也不再是空白,现在有了能拦截远程导弹的系统,能在很高的地方拦住来袭的目标,而且不是单一一层防护,是多层叠加,相当于给自家的战略力量装了层厚厚的保护罩,对方想轻易突破没那么容易。   再加上这么多年一直没停过的地下隐蔽工事建设,到处都是能藏导弹的地方,就算遇到首波打击,也能有大量装备存活下来,不至于没还手之力。   再看美国那边,现在手里的战略威慑装备数量还是不少,但很多都是用了几十年的老东西,升级换代一直不顺利,新装备还得等好多年才能真正用上。   而咱们这边,虽然数量上还没赶上,但每一款装备都是实打实的硬实力,突防能力、生存能力都在线,而且还在不断升级,增长速度也不慢,早就不是当年只能靠一款少量装备撑场面的样子了。   核威慑这东西,核心从来不是谁的导弹多,而是谁能在遭受打击后还能发起有效反击,现在的中国,不管是陆地上能机动、能藏地下的导弹,还是海里隐蔽性超强的核潜艇,再加上能拦截的防御系统,已经形成了一套“能藏、能打、能防”的闭环。   你打我一下,我肯定能还手,而且还能让你吃大亏,这才是核威慑的关键。   这篇文章仅代表个人对公开信息的解读,核战没有赢家,所有战略力量的发展本质上都是为了遏制战争。你觉得现在这种核力量平衡能不能有效阻止核战争发生?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小张主张

小张主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