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好消息,但如果想等到固态电池批量上车,那估计还得等好几年了。因为这玩意生产真的很难。首先是界面稳定性问题,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的本质区别在于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了液态电解液,在液态电池中,流动的电解液可充分包裹电极材料,实现离子高效传输;而固态电池中,固态电解质与电极(如锂金属负极、高镍正极)的接触面存在大量微小缝隙,导致界面阻抗急剧增加,离子传输效率大幅下降。这差别就像在水里游泳和在沙子中游泳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研发新的电解质,那就是硫化物电解质。但问题又来了,硫化物电解质虽具有接近液态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但化学稳定性差,对湿度、氧气极度敏感,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剧毒的硫化氢。所以生产环境十分苛刻。而且固态电池的材料成本远高于液态电池,主要源于关键材料的稀缺性与高纯度要求:硫化物电解质的核心原料硫化锂(Li₂S)价格虽已从2023年的约100万元/吨回落至400万元/吨以下,但仍占电解质成本的60%以上;作为对比,磷酸铁锂的价格也就几万一吨。然后是制造也难,传统锂电池生产线用不上,得重新搞干法电极等设备,相当于把现在的电池工厂推倒重来。这一套下来,良品率还很低。所以新闻里也说了,估计要2030前才能批量上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