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男子和朋友吃饭时,他突然问朋友: “你们在饭桌上夹菜为什么只夹住自己这片的呀!”他朋友说: “这也是小时候挨了不少揍,长记性了,就叨自己门口的。” 然后他朋友还做了个比方,他朋友拿着筷子去叨他那边的菜,在小时候,大人一筷子就哨上来,也就是拿筷子会抽你的手。 而他的另一个朋友说: “俺爹不哨我,俺爹都是拧我大腿。”顿时他们三个人都笑了。 没想到这个吃饭的规矩引发网友议论。 有网友说: 这叫礼貌,吃菜先吃自己面前,然后吃没,在夹别的方向。 有网友说: 这不是全国统一的吗? 也有网友说: 别怀疑,山东真这样,你要是敢在菜里扒拉,你就完了。 也有网友说: 我对象他就专门夹我面前的菜,说了他不知道多少遍了,而且虾有大有大的,他就扒拉大的吃,没一点规矩。 还有网友说: 吃饭夹自己这边的菜,不翻菜,不敲碗,不剩饭,筷子不立着,还有吗? 还别说,我小时候就因这事,被我妈说过。我们自家人吃饭,我去夹另一边的菜,我妈不会说我。但是家里有客人来了,我妈做一桌菜,而桌子又不是带转盘的,我就站起来去夹另一边的菜,我妈就不高兴。 而事后她就说我没礼貌,在饭桌上吃菜先吃自己面前的。我妈还特别跟我强调去别人家吃饭,一定要讲规矩,不要扒拉菜,不要去夹另一边的菜。所以,我现在去别人家吃饭,我都是只吃放在自己面前的菜。 在家里吃饭,有客人时,也一样,先吃自己面前的菜。 因此那个时候,总是听大人讲,“食不言寝不语”、“筷子别过河”,等一些吃饭的规矩中长大。 小时候总觉得这些规矩太刻板,长大了才明白,长辈们教的不仅是吃饭,更是一种界限感。 因为夹眼前的菜,这是不打扰他人的体贴;不翻搅盘中的食物,是对同桌人的尊重;等长辈先动筷,是长幼有序的传承。 而这些细微之处,构筑了中国人特有的餐桌文化。 其实如今聚餐,更看重轻松自在,若一味强调规矩反而失了人情味。 重要的不是筷子落在哪里,而是心中有他人。 所以,最好的饭桌礼仪,该是既有分寸感,又不失温度,既懂得照顾他人感受,也能在欢声笑语中拉近距离。毕竟,吃饭不仅是填饱肚子,更是情感的交流。 (来源: 牟视大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