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怪相:倒大米算“放生”?生态代价藏不住 辽宁一女子到海边玩,突然发现几个大妈鬼鬼祟祟,在往海里倒着什么! 秋日的海风带着咸腥味,王婷踩着贝壳碎片往前走,手里的赶海小桶刚装了半桶小螃蟹。 离防波堤还有十几米,就看见四个大妈围在岸边,每人脚边都放着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动作整齐得像在完成什么仪式。 其中穿蓝布衫的大妈蹲下身,攥着袋口往下一扯,白花花的东西“哗啦啦”掉进海里,在水面铺成一片细碎的云。 “这是倒垃圾吧?”王婷皱起眉,上周刚看了“保护海岸线”的公益广告,她快步走过去想上前劝说。 走近了才看清——那些往下掉的根本不是垃圾,是颗粒饱满的大米,有的还带着包装袋上的米糠。 “大妈,海边不能乱倒东西,会污染海水的。”王婷伸手想拦,却被穿花外套的大妈摆手挡住。 我们这是放生,积德行善呢!大妈的声音透着严肃,手里的念珠转得飞快,嘴里还念着听不懂的词句。 王婷愣在原地,看着大米在海水中慢慢吸水、下沉,几只小海鸥俯冲下来啄了两下,又疑惑地飞走了。 她掏出手机拍了段视频,镜头里大妈们正合力抬着最后一袋大米,倒空的袋子被随手扔在礁石上。 视频发上网不到一小时就炸了,有网友笑“活久见,第一次听说大米也能放生”,也有人急得喊“这哪是积德,是造孽”。 辽宁省海洋生态保护协会的专家很快站出来解释,这事儿的危害比看着大得多。 大米在海水中会快速腐烂,这个过程会疯狂消耗水里的溶解氧,而近海的鱼虾、贝类全靠这些氧气存活。 专家举例,一袋50斤的大米倒进海里,能让十平方米的海域变成“缺氧死区”,小鱼小虾会成片窒息。 更要命的是腐烂产生的氨氮和硫化氢,这些污染物会让海水变得浑浊发臭,甚至影响周边养殖区的虾蟹存活。 有大连的渔民留言,去年就遇到过类似情况,海边飘着一层烂大米,自家养的蚬子死了大半,损失了好几万。 王婷后来在礁石上捡到大妈们扔的空袋子,上面印着“东北珍珠米”的字样,算下来她们至少倒了两百斤大米。 她把空袋子交给了海边的环保志愿者,志愿者说这些大米要是捐给福利院,能让二十多个孩子吃一周。 有记者找到这几位大妈,她们还挺委屈,说听“大师”讲放生粮食能“积累福报”,压根不知道会害了海里的生物。 大连市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特意做了科普直播,说真正的放生要遵循“物种适宜性”原则,像鱼、虾这些本土生物才合适。 直播里还展示了志愿者清理海边烂大米的画面,泡发的大米黏在礁石上,得用刷子一点一点刮下来。 王婷后来成了海边环保小队的一员,每次去赶海都会带上垃圾袋,遇到想“放生”的人就上前科普。 她常说,行善不是瞎忙活,得先弄明白这事儿会不会给别人、给自然添乱,不然好心反而办了坏事。 你还见过哪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行善”方式呢? 信息来源:辽宁省海洋生态保护协会2025年10月海岸线生态监测报告、大连市自然资源局《海洋放生行为规范》、大连渔民协会损失案例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