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那么小一个国家,为什么敢起灭亡中国的念头? 戴旭说得很明白:日本虽然面积小

小茹吖 2025-11-23 11:19:45

日本那么小一个国家,为什么敢起灭亡中国的念头? 戴旭说得很明白:日本虽然面积小,但是其军国主义正是抓住我们积弱麻木的这个时机,像毒蛇般发起致命一击!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国之大,不在疆域之广,而在精神之立。 早在明朝,丰臣秀吉就喊出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 的口号,还派兵打了朝鲜,想以朝鲜为跳板进攻中国。 只不过当时明朝国力还在,把日军打回了老家,但这个念头就像毒种子,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土壤里扎了根。 到了清朝,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彻底改头换面,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列强几百年的工业化道路。 1894 年甲午战争,他们用举国之力打造的联合舰队,硬是把北洋水师打得全军覆没。 这场仗让日本尝到了甜头,清政府赔偿的 2 亿两白银,相当于日本三年的财政收入,他们拿着这笔钱扩建军队、发展军工,野心直接膨胀到了极点。 再看当时的实力对比,日本已经形成了对中国的代差优势。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时,日本的工业产值是中国的 4.4 倍,钢产量更是达到了 580 万吨,而中国只有区区 4 万吨,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 日军的装备水平更是碾压级别的,他们有完整的军工体系,能自主生产飞机、坦克、大炮,1937 年一年就造了 1500 多架军用飞机,而中国全年只能组装几十架。 这种硬实力的差距,让日本军国主义者产生了错觉,觉得中国就是块 “肥肉”,他们甚至喊出 “三个月灭亡中国” 的狂言,压根没把当时的中国军队放在眼里。 更关键的是,日本精准抓住了中国最虚弱的时机。晚清以来,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国力早已被掏空,还背负着巨额赔款。 国内更是乱成一锅粥,军阀割据混战了十几年,老百姓流离失所,国家根本拧不成一股绳。 当时的国民政府虽然名义上统一了全国,但内部派系林立,对地方的控制力薄弱,加上长期实行 “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错失了整军备战的最佳时机。 而日本则是上下一心,军国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从政府到军队,再到普通民众,都被绑上了侵略战争的战车。 这种一强一弱、一合一分的对比,让日本觉得 “机不可失”,果断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就是日本的战略误判和侥幸心理。 他们看到西方列强都在瓜分中国,英国占了香港,法国占了越南作为势力范围,美国、德国也都在中国有特权,觉得自己也能分一杯羹。 而且当时西方列强正忙于应对经济危机,对日本的侵略行为采取了绥靖政策,既不谴责也不制裁,这让日本更加有恃无恐。 他们以为中国会像甲午战争时那样,打几场硬仗就会屈服,却没想到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如此坚定。 从平型关大捷到台儿庄战役,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中国军队虽然装备落后,但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防线,让日本 “速战速决” 的美梦彻底破灭。 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太深刻了。戴旭的话点透了核心,国家的强大从来不是靠疆域大小,而是靠精神的挺立、民族的团结、实力的过硬。 日本之所以敢以小国欺大国,本质上是瞅准了我们积弱麻木、一盘散沙的状态。 而后来我们能打赢抗日战争,正是因为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用顽强的意志弥补了装备的差距。 国之大,在于精神之立。这句话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再大的疆域也守不住;如果精神挺立、团结一心,再小的挑衅也无所畏惧。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