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拉尼政府外长访华,重申叙利亚坚定恪守“一个中国”,还要加入“一带一路” 中叙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11-23 10:46:13

朱拉尼政府外长访华,重申叙利亚坚定恪守“一个中国”,还要加入“一带一路” 中叙两国的交情可不是临时抱佛脚,早在 1956 年就建交了,2023 年还升级成了战略伙伴关系,这么多年来,中国始终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来没像西方那样搞过霸权干涉。 这次外长访华再次强调 “一个中国”,说白了就是给双边关系再上一道保险,叙利亚心里清楚,跟中国合作,首先得守住彼此认可的核心原则,台湾问题是中国的红线,这点不拎清,后续的合作根本无从谈起。 而且在国际上,坚持 “一个中国” 原则也是人心所向,现在全球有 182 个国家认同这个立场,叙利亚重申这一点,既能赢得中国的信任,也能在国际社会站稳脚跟,摆脱西方长期孤立带来的外交困境。 而且加入 “一带一路” 对叙利亚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谁都知道叙利亚这十几年内战打得多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报告说得明明白白,61.8 万人死于战乱,11.3 万人失踪,GDP 累计损失高达 8000 亿美元,贫困率从战前的 33% 飙升到 90%,四分之三的人都等着人道主义援助。 基础设施更是被砸得稀烂,近三分之一的房子没法住,三分之一的医疗中心成了废墟,一半的急救系统瘫痪,连看病都成了奢望。孩子们也遭罪,40% 到 50% 的学龄儿童没法正常上学,未来的希望都快被掐灭了。 能源和供水更别提,70% 的电厂和输电线路坏了,发电能力只剩原来的 20%,一半的水处理厂停摆,1400 万人喝不上安全的水,这种日子谁也熬不下去。 叙利亚不是没试过靠别人,可西方那些国家要么趁火打劫,要么光喊口号不办事,制裁倒是没停过,真金白银的援助没见多少。反观中国,这些年一直默默给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支持,从医疗物资到粮食援助,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现在 “一带一路” 的合作模式摆在眼前,巴基斯坦的中巴经济走廊、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枢纽,都是实实在在的成功案例,靠着互联互通和务实合作,不少国家都实现了经济腾飞。 叙利亚要是能加入进来,首先就能解决重建的大问题,中国的基建能力世界闻名,不管是修公路、建电厂,还是恢复供水系统,都能派上用场,而且 “一带一路” 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不会像西方那样搞掠夺式援助,叙利亚完全能掌控自己的发展节奏。 从经济数据就能看出来,中叙合作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2024 年两国贸易额达到 3.89 亿美元,中国出口的物资大多是叙利亚急需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虽然现在规模不算特别大,但只要搭上 “一带一路” 的快车,潜力简直不可限量。 叙利亚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农产品资源,之前因为战乱和制裁没法好好开发,加入 “一带一路” 后,就能通过互联互通的网络把这些资源转化成经济收益,再用这些钱投入到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形成良性循环。 联合国专家早就说了,叙利亚要想 15 年内恢复到战前水平,年均经济增长率得达到 5%,而 “一带一路” 带来的投资和合作,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 朱拉尼政府心里比谁都清楚,现在的叙利亚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必须抓住一切能发展的机会。西方那些国家一直对叙利亚指手画脚,一会儿搞制裁,一会儿支持分裂势力,根本不管当地民众的死活。 而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合作都是平等协商,这让叙利亚吃了定心丸。这次主动要求加入 “一带一路”,就是想彻底摆脱对西方的依赖,通过和中国以及其他 “一带一路” 参与国的合作,打开新的发展空间。而且叙利亚的地理位置很关键,连接欧亚非三大洲,一旦重建完成,就能成为区域物流和贸易的枢纽,这对 “一带一路” 的拓展来说也是好事,双方一拍即合。 国际社会对这次合作也普遍看好,不少阿拉伯国家都觉得,叙利亚加入 “一带一路” 能带动整个中东地区的互联互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也说过,叙利亚的复苏需要长期发展投资,光靠人道主义援助远远不够,而 “一带一路” 恰恰能提供这样的平台。 当然也有西方势力暗中使绊子,想破坏中叙合作,但他们的图谋显然不得人心,叙利亚民众盼重建盼了十几年,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谁也不会愿意让外部势力再来搅局。 其实叙利亚的选择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在国际舞台上,只有坚持独立自主、互利共赢,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一个中国” 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开展外交合作的基础,叙利亚坚定恪守这一点,既体现了对中国的尊重,也展现了自身的外交智慧。 中叙这次合作,不是一时兴起的权宜之计,而是基于长期信任和共同利益的战略选择。中国会继续支持叙利亚的重建和发展,而叙利亚也能为 “一带一路” 注入新的活力。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叙利亚的基础设施慢慢恢复,民众的生活逐渐改善,那些曾经被战火摧毁的城市重新焕发生机。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