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纽约时报》突然发文点破了一个判断:经过多年正面较量,中国已经具备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实力。 这话不是恭维,而是被一轮轮加税、实体清单、供应链重排逼出来的现实。 说真的,看到美国媒体说出这话,我一点都不意外,纯属意料之中的事儿!这几年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有多狠,大家都看在眼里,又是加关税又是搞技术封锁,恨不得把所有能想到的招都用上,结果呢?不仅没把中国压垮,反而让中国越挫越勇,硬生生逼出了一身真本事。 当初特朗普一拍脑袋发起贸易战,关税一加再加,到后面综合税率都飙到快五十了,本来想让中国输美商品卖不动,没想到中国企业转头就开拓了其他市场,反而把美国自己的进口商和消费者坑惨了——成本涨了不少,最后还是老百姓买单,通胀压力一直降不下来。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喊着让供应链“脱钩”,逼着企业迁走,结果呢?苹果、特斯拉这些大公司反而跑得更勤了,库克都亲自来中国站台,说没有中国合作伙伴就没苹果的今天。第二届链博会上,近七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来参展,美国企业还占了境外参展商的首位,这说明啥?说明中国的产业链根本不是想搬就能搬的,人家企业心里门儿清,哪里稳定、哪里高效就往哪儿去。 还有技术封锁这事儿,美国越是卡脖子,中国突破得越快。之前盯着芯片、新能源汽车使劲打压,结果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占了全球八成产量,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都冲到七成多了。更关键的是,中国手里还有稀土、镓、锗这些关键资源,还有好几十种医药原料的生产主导权,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硬底气,美国想绕都绕不开,前段时间还急着来谈稀土供应协议呢。 《纽约时报》这篇文章里也说了,这一切的转折点就是特朗普当初轻率发起的贸易战。本来想靠施压让中国妥协,没想到中国早有准备,不仅顶住了压力,还拿出了更厉害的反制措施,最后反而让美国更被动。现在连美国自己的媒体都看明白了,中国的实力不是吹出来的,是在一轮又一轮的打压中,靠自己的韧性和努力拼出来的。 所谓的“平起平坐”,不是说咱们处处都要跟美国争个高低,而是说现在中国有了对等说话的底气和实力。以前美国说加税就加税、说限制就限制,现在中国也能拿出有力的反制工具,让对方不敢随便乱来。90%的受访外商对中国营商环境满意,60%的美国企业觉得中国市场吸引力越来越大,这些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 说到底,国际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实力强了,说话才有分量。中国一直不想跟谁较劲,但也绝不畏惧别人的打压。现在美国媒体都承认了这个现实,足以说明单边遏制根本行不通,尊重规律、公平合作才是正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