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值得深思的一件事是什么?是大家的消费风向,真的彻底改变了!特别是年轻人,今

半碗吃半桶 2025-11-23 01:40:22

今年最值得深思的一件事是什么?是大家的消费风向,真的彻底改变了!特别是年轻人,今年年轻人一个比一个现实。 说白了,今年最离谱又最真实的事,就是年轻人突然集体 “抠” 出了新境界,曾经追大牌、爱跟风的消费劲儿彻底没了,满脑子只剩 “划算不划算”“实用不实用”。 要是搁以前,谁能想到现在年轻人买东西能细致到这份儿上?就说我和我朋友吧,他以前那消费观,简直就是 “性价比是什么?能吃吗” 的典型代表。 买件 T 恤,不管面料是不是纯棉,只要是网红同款,几百块说下手就下手;出去吃饭,专挑装修洋气的网红店,菜好不好吃另说,先拍照发圈才是正经事,我那时候劝他两句 “没必要这么花”,他还嫌我抠搜,说年轻人就该活得潇洒点。 结果呢?自从疫情那两年收入不稳定后,他像换了个人似的,现在买衣服先看成分表,再对比三家店的价格,遇到打折还得算一算满减后多划算。 出去吃饭不再盯着网红店,反而会搜 “本地人常去的家常菜馆”,甚至会提前在家做好攻略,看看哪家店有优惠券、团购套餐更实惠。 以前我俩总因为消费观念不一样拌嘴,现在倒好,逛超市的时候能一起蹲在货架前对比同类型产品的克数和价格,连买瓶酱油都得琢磨琢磨是买大瓶装更划算,还是小瓶装更不容易浪费,这种 “同频” 的感觉,倒也挺有意思。 不光是我们俩,身边的年轻人好像都集体进入了 “务实模式”,以前大家买东西还会追求个牌子、讲个排场,现在打开手机购物软件,最先看的不是 “明星同款”“网红推荐”,而是 “用户真实评价”“性价比排行”。 就说拼多多吧,以前总有人觉得在这儿买东西 “掉价”,现在不管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工作好几年的上班族,都会在上面搜日用品、零食,甚至是家电,不为别的,就因为同样的东西,在这儿能花更少的钱买到,而且不少商品还能 “拼团”“砍价”,算下来能省不少。 点外卖也是,以前可能随便选一家看着顺眼的就下单,现在得打开好几个外卖软件,先看看哪家店有满减活动,再对比一下配送费、打包费,甚至会特意等到饭点过后,用 “错峰点餐” 的方式抢优惠券,就为了能花十几块钱吃到一顿荤素搭配的饭。 就连买车这种大事,年轻人的观念也变了,以前有人买车会追求 “豪华品牌”“大排量”,觉得开出去有面子,现在更多人考虑的是 “油耗低不低”“保养贵不贵”“空间实不实用”。 身边有个朋友,去年买车的时候,放弃了自己曾经心心念念的豪华品牌入门款,选了一款国产新能源汽车,理由特别实在:“这款车充电便宜,一公里成本才几分钱,比加油划算多了,而且空间够大,周末带爸妈出去玩也方便,保养费用也比豪华品牌低不少,没必要为了个牌子多花好几万,实用才是王道。” 还有人买车前会做足功课,不仅会查各种汽车测评,还会加入车主群,问问真实车主的使用体验,甚至会拿着计算器算每个月的养车成本,连保险怎么买更划算都得研究半天,就是不想当 “冤大头”,更不想被资本的营销套路 “割韭菜”。 其实仔细想想,年轻人现在这么 “现实”,也不是没原因的,毕竟现在处于经济下行期,大家的收入预期没以前那么乐观了,谁也不想把钱花在没用的地方。 与其为了所谓的 “面子”“潮流” 盲目消费,不如把钱花在刀刃上,买真正需要、真正实用的东西,让每一分钱都花得值。 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说不上是好是坏,但确实是当下年轻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不攀比、不跟风,只追求经济实用、物美价廉,把日子过得踏实又实在。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察与看法,每个人对消费的理解和选择都不同,你身边的年轻人消费观念有哪些变化?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聊。

0 阅读:0
半碗吃半桶

半碗吃半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