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终于决定坐下来谈了。总统办公室22日宣布,将派代表团去瑞士,跟美国讨论那个备受争议的"和平计划"。泽连斯基已经批准了代表团名单,由他的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带队,成员包括国防和情报部门的高层官员。 乌方说他们会"以最快速度推进建设性工作",争取实现"体面的和平",既要保护人民利益,也要维护欧洲安全的基础。不过美国这边倒是挺安静,到现在还没正式确认这次会谈的具体安排。 这次谈判的背景挺复杂。美国之前抛出了一份"28点和平计划",要求乌克兰在11月27日前接受,不然就切断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据说这份计划内容相当苛刻,要求乌克兰在领土和军事上做出重大让步。虽然这些条款目前还只是英国媒体在报道,美俄官方都没证实,但压力确实摆在那里。 泽连斯基最近的态度也有些微妙变化。他之前一直坚决反对割让领土,但现在同意以"当前接触线为基础"进行谈判,这等于默认了现状。与此同时,美俄两国最近在瑞士等地进行了不少非正式磋商,似乎在为正式谈判铺路。 各方立场差异挺大的。乌克兰坚持不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的占领,要求得到类似北约条款的国际安全保障,而且欧盟必须参与谈判。美国和俄罗斯则想绕过欧洲,搞双边协议,要求乌克兰接受现有控制线,只提供模糊的单边安全保障,还暗示停火后要逐步解除对俄制裁。 俄罗斯那边,普京虽然收到了美方的"28点计划",但坚持要乌克兰承认领土变更并保持中立。欧洲国家则很着急,法国总统马克龙提议把瑞士作为中立会场,强调"和平不能是投降",担心美俄私下交易会牺牲欧洲的安全利益。中国虽然没直接参与,但通过经贸手段间接影响着局势,表态支持和平进程,同时强调尊重各国的自主外交政策。 乌克兰现在的谈判筹码确实不多。军事援助短缺,西方国家的"援助疲劳"越来越明显。特朗普还公开批评泽连斯基"无牌可打",施压他接受现实。美俄之间虽然都想遏制冲突升级,但核心利益冲突很明显——美国想快速停火好专注国内事务,俄罗斯则想固化战场成果。 欧洲也有自己的烦恼。欧盟内部意见不一,比如匈牙利就比较亲俄,导致很难形成统一立场。欧洲担心被排除在美俄密谈之外,如果最终的协议不考虑欧洲的安全诉求,可能会加剧俄欧长期对立。 短期内,瑞士会谈可能会先讨论技术性的停火机制,比如战俘交换、局部撤军这些相对容易的问题。但领土问题估计很难突破。中长期看,如果美乌谈不拢,美国可能会单方面削减援助,逼乌克兰妥协;要是能达成协议,欧洲可能会推动"乌克兰中立化"作为折中方案。 最让人担心的是,俄罗斯威胁说如果和谈失败,将"通过军事手段实现目标",冲突可能再次升级。总的来说,这次瑞士会谈是美俄幕后磋商后的关键一步,但乌克兰面临领土主权与安全保障的双重压力,欧洲的角色也很尴尬。谈判能否突破,就看美乌能不能在27日的期限前找到利益平衡点,否则俄乌冲突可能会进入更危险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