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道真是变了,美军居然开始准备被登陆了! 今年11月,美军在夏威夷展开的一场跨国大演习,驻夏威夷的美陆军第25步兵师,号称“热带闪电”,这支老牌劲旅今年首次以全新编制亮相,进行联合太平洋跨国战备中心26-1演习。 演习时间从11月3日持续到17日,地点涵盖欧胡岛、大岛、毛伊岛等核心岛屿,参演的还有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尼等盟友,明显是一次针对性极强的多国联演。 最引人关注的是,这次美军演习公布的通告里直说了是以解放军为假想对手,模拟了对夏威夷岛屿的登陆作战场景。 美军高层强调,要验证岛屿协同作战的能力,显然是在为亚太可能出现的高强度冲突做准备。 第25步兵师本次进行了关键性装备调整,传统的牵引式榴弹炮被裁撤了一半,大批量换装了16套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这意味着该师火力结构彻底升级,远程打击和机动性大幅提升。 海马斯火箭系统并非新鲜事物,但首次以师级规模部署在夏威夷,意义非同寻常。配合射程可达500公里的精确制导导弹,具备了“打一枪换一地方”的灵活战术能力,岛屿防御能力陡然提升。 与此同时,无人机数量激增,成为新亮点,除了传统侦察无人机外,美军大量引入3D打印制造的FPV自杀式无人机,还计划量产数万架廉价型号,用于战场饱和攻击和侦察。 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让美军深刻认识到低成本、规模化无人机集群的威力。第25师甚至考虑装备航程达1600公里的小型自杀无人机,形成无人集群战术,显著提升岛礁作战灵活性。 步兵师还换装了新一代步枪和班用机枪,并推广“集成视觉增强系统”智能头盔。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有了不小提升,这也是现代陆军转型的标志。 美军此次演习,同步推动情报电子战营向“多域火力营”转型。简单说,就是集情报、电子战、火力打击为一体,提升战场感知和反应速度,全面适应未来多域作战的新需求。 地缘战略角度,夏威夷是美国本土西太平洋的最前哨,也是所谓“第三岛链”的核心节点。美军在此加大部署,既是对亚太局势的深度介入,也是对本土防御安全的现实考量。 美军此次演习不仅仅是例行公事,更体现了美国对中国军力增长的焦虑。演习中直接将解放军作为模拟对手,说明美国对台海、南海等热点问题高度关注。 表面上,美军动作显得咄咄逼人,但从战术和战略层面看,更多还是出于防御性威慑。近年来西太平洋局势紧张,美军基地安全压力陡增,这次大幅调整装备,实为自保之举。 演习期间,快速部署、丛林作战、隐蔽行动等训练成为重点。美军强调快速反应和高机动,目的就是要在岛屿复杂地形下,能迅速集结、打击并转移,保持战略主动。 值得注意的是,亚太地区传统的兵力配置正在被颠覆。美军越来越多地将精力、装备和技术投入到太平洋,尤其是岛屿作战能力的提升,显示出战略重心东移的明确信号。 第25步兵师所在的斯科菲尔德兵营,是美军在太平洋的重要基地。全师拥有1.1万兵力、百余架直升机、数百门火炮和两千多辆作战车辆,具备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 与以往依赖大口径火炮不同,海马斯和无人机的组合让第25步兵师在远程打击、快速布防和毁伤能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不仅改变了岛屿防御的模式,也让美军更适应新一轮技术革命下的战场环境。 演习中,美军还与日本、澳大利亚、印尼等盟友密切协作,开展联合指挥、情报共享、后勤支援等多项实战科目。这种多国联演,明显是针对区域性突发事件的实战演练。 美国陆军近年来一直推进“多域作战”概念,要求陆、海、空、天、电各领域协同出击。这次第25步兵师的转型和演习,是这一理念在战术层面的具体落地。 美军师长巴塞洛米斯强调,未来要让每名士兵都能“随时随地获得情报、火力和保护”,这其实就是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缩影。单兵装备升级,背后是整个军队体系的深度变革。 从长期看,美军在夏威夷的动作,不仅仅是防御,更是对亚太未来局势的前瞻布局。岛礁防御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纵深和军事存在。 不过,美军的转型也暴露出其安全困境。面对区域挑战和技术变革,美军必须不断变革才能保持优势,这无疑加大了财政和技术的压力。 演习虽然以防御为主,但对地区安全氛围的影响不可低估。美军盟友的参与,或促使更多国家加快军备升级,区域军备竞赛风险随之上升。 当前世界力量的平衡正在悄然转变,正如这场岛屿防御演习所揭示,军事技术和战略态势的每一次调整,都可能在不经意间塑造未来格局。 参考信源: 美国“印太战略”新布局:“第四岛链” 2025-05-19 京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