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快讯 印度正式宣布了 11月21日,印度商工部突然宣布对中国聚酯变形纱启动反倾销调查,距其撤销14类化工产品BIS认证仅过去9天,政策反转令人始料未及。 印度刚撤销的BIS认证,曾让中国PTA对印出口从2022年96万吨暴跌至2024年38万吨,2025年前9月更是只剩19万吨,占比跌到6.6% 。 这14类化工产品里,就包括聚酯产业链关键原料,撤销认证本是给中国企业松绑,谁料刚看到希望,反倾销的大棒就砸了下来。 发起调查的理由是“倾销”,明眼人都清楚,中国涤丝在成本和物流上的优势,是印度本土企业比不了的。2025年涤丝价格跌了10%,海运费也远低于盈亏线。 印度纺织业需求旺盛,但涤丝产能跟不上,过去无壁垒时,中国涤丝占其进口量超80% 。如今政策摇摆,本质是本土企业扛不住竞争想找靠山。 这次调查涉及的聚酯变形纱,海关编码明确指向54023300,调查期长达15个月,连过去三年的数据都要翻出来查,针对性再明显不过。 中国企业刚准备承接重启的出口订单,预测四季度对印出口能破5万吨,这下全被打乱节奏,中小厂家更是面临订单流失的风险。 贸易合作讲究的是稳定预期,印度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只会让外资企业望而却步。今天能针对中国,明天就可能对其他国家动手。 所谓“反倾销”不过是借口,真正目的是保护本土产业,可靠打压外来竞争换发展,终究是短视行为,最后只会让本国消费者买单。 中国从来不怕公平竞争,但绝不容忍这种单边主义的贸易保护。企业可以积极应诉,用数据证明清白,国家层面也该拿起规则武器反击。 印度的政策摇摆,暴露了其产业发展的焦虑。既想要中国的优质产品填补缺口,又怕本土企业被淘汰,这种矛盾只会让其在贸易路上越走越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