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报道,当地时间19日,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发布声明,对美国政府提出的乌克兰和平方案,表示公开反对。 当地时间19日,《泰晤士报》披露了一则让欧洲大陆坐立难安的消息:大西洋彼岸正在酝酿一份关于乌克兰的“和平方案”,而作为利益攸关方的欧盟,似乎直到方案成型才惊觉自己已被排除在谈判桌之外。 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迅速作出了反应,这位代表布鲁塞尔声音的高级官员罕见地展现出强硬姿态,公开发布声明,拒绝为华盛顿的提议背书,在她看来,这份摆在桌面上的方案简直是在透支基辅的核心利益,所谓的“和平进程”如果是以牺牲主权国家领土完整原则为筹码,那么欧盟绝不可能签字画押。 这不仅仅是一次外交立场的宣示,更像是在应对一场盟友间的信任危机,在美国并没有掩饰其“撇开欧洲单干”的意图时,卡拉斯的愤怒显得尤为真实,她强调任何决议都必须经过基辅和欧盟的共同认可,这番话背后的逻辑显而易见:如果不考虑到欧洲的安全需求,所谓的停战协议对布鲁塞尔而言毫无价值。 但在华盛顿那些实用主义者的算盘里,欧盟现有的实力似乎还不足以成为左右美俄达成共识的关键砝码,在这个新的博弈格局中,美国显然更倾向于先搞定莫斯科,谈妥了条件再来“通知”甚至“劝说”欧洲接受既定事实,这种将长期盟友边缘化的做法,无疑触碰了欧洲人的敏感神经。 让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上渐行渐远的,是双方看待这场冲突完全不同的底层逻辑,对于渴望带着“和平总统”光环重返世界舞台中心的特朗普政府而言,尽快从俄乌泥潭中抽身不仅能让他更有机会冲击诺贝尔和平奖,更是一笔实实在在的经济账。 只要枪炮声一停,美国纳税人的钱就不必再填入战争的无底洞,传说中的“美乌矿产协议”也能随即落地,让援助资金开始回流,在美国眼里,这是一场可以通过谈判止损甚至盈利的生意。 然而这本“生意经”读在欧洲人眼里却成了“生死簿”,欧盟拼了命地维持对俄制裁、源源不断地输送援助,根本目的绝非单纯为了配合美国,而是有着冷酷的生存计算,乌克兰对于欧洲,是阻挡在东线的一道血肉防火墙,是隔离俄罗斯威胁的宝贵缓冲地,通过支持乌克兰消耗对手的国力和军力,欧洲才能换取自身的安宁。 这就是为什么卡拉斯对于美方方案如此抵触的深层根源,一旦华盛顿按下暂停键,单靠欧盟很难独力支撑摇摇欲坠的前线,如果不计代价地追求停火,导致乌克兰战线崩溃,那个原本作为缓冲的灰色地带就会瞬间变成俄罗斯威慑欧洲的前沿阵地。 这种“前线前移”带来的寝食难安,是任何矿产协议或诺贝尔奖章都无法弥补的,毕竟对于那些担忧俄军铁蹄可能踏上本国领土的欧洲国家来说,基辅的安全,从来就是它们自己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