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最新消息。   中荷双方代表,经过11月18日和19日为期两天的谈判,安

康安说历史 2025-11-21 11:46:07

闻泰科技最新消息。   中荷双方代表,经过11月18日和19日为期两天的谈判,安世半导体迎来重大转机。 闹了整整两个月的安世半导体控制权风波,终于在 11 月 19 日迎来了大快人心的结果!经过 18、19 号两天的中荷谈判,荷兰政府正式松口,把安世的控制权还给了它的中方老板闻泰科技!给这桩牵动人心的风波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可能有人会问,安世半导体到底是啥宝贝,让荷兰政府不惜动用冷战时期的老法律来抢?这事得从六年前说起,2019 年闻泰科技花了 330 亿真金白银,把这家全球顶尖的半导体巨头收归麾下,这可是当年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半导体收购案。 安世做的不是普通芯片,而是电子设备的 “心脏阀门”—— 功率半导体,手机充电、家电运转、新能源汽车跑起来,都离不开这东西。 这些年在闻泰的支持下,安世早就不是当年的欧洲小厂了,全球 80% 的封装测试产能都在中国,2025 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的收入占了它全球总收入的 49.29%,近乎半壁江山,说白了,安世的根早就深深扎在中国了! 可就在两个月前,荷兰政府突然发难,搬出了 1952 年的《商品供应法》,说是为了 “国家安全”,要接管安世的控制权,还把闻泰创始人的董事职务给停了,想把股份托管给第三方。 这明摆着就是不讲理的霸权行为,想趁火打劫卡咱们的脖子!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咱们中国企业早就把主动权握在了手里。 安世最核心的东莞工厂,直接甩开荷兰总部的指挥,全听闻泰科技的调度,生产线一天没停,订单照样交付。荷兰政府想卡脖子,结果发现自己卡的是个空壳子,真正的产能、技术、客户资源,早就牢牢攥在咱们手里了! 为啥荷兰最后不得不认怂?说到底还是实力说话!安世现在是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的前三甲,车规 MOSFET 的市场份额占到 12%,小信号二极管、ESD 保护器件这些细分领域更是全球第一。 全球每 5 辆汽车里,就有一辆用的是安世的芯片,像特斯拉、比亚迪、大众、丰田这些大车企,还有博世、大陆这些顶级零部件厂商,都离不开安世的供应。 荷兰要是真把事做绝了,欧洲的汽车工厂就得停工,到时候损失的是他们自己的就业和经济。就拿特斯拉来说,安世一直给 Model 3 和 Y 供应主驱芯片,占了 30% 的用量,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系统里,也得用安世的二极管和晶体管,这些巨头能答应断供吗? 肯定不能!德国博世公司早就说了,要是安世断供,他们的生产都得停摆,找替代供应商根本来不及。 更关键的是,咱们不仅有产能,还有硬技术!这些年安世在中国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大,2023 年申请了 95 项专利,2024 年更是涨到了 110 项,比收购前每年十几项翻了好几倍。 上海实验室还量产了 650V 氮化镓器件,效率比传统技术提升 20%,小米的快充、华为的光伏逆变器都在用。1200V 碳化硅器件也通过了车载认证,马上就能大规模生产。 反观中国的功率半导体市场,之前每年进口额高达 260 亿美元,是国内产量的两倍,高端芯片几乎全靠进口,安世的控制权回归,相当于咱们在这个被卡脖子的领域,硬生生打通了一条血路,以后不用再看别人脸色了! 这场胜利真不是靠运气,是咱们中国企业多年积累的实力换来的。闻泰科技花 330 亿收购,不是简单买个公司,而是实实在在投入产能、搞研发、拓市场,把安世做成了中国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现在安世的业务覆盖汽车、通信、消费电子、工业四大领域,华为、爱立信的 5G 基站,美的、格力的家电,西门子、ABB 的工业机器人,都在用它的产品。 中国 5G 基站建了 400 多万个,工业机器人密度每万人 392 台,这些巨大的市场需求,早就成了安世最坚实的后盾。 荷兰政府想凭着一部老法律就抢走控制权,简直是打错了算盘,他们忘了现在的中国企业早就不是以前了,我们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有顶尖的产能,有不断突破的技术,还有不服输的硬气! 这两个月的风波,就像一场考试,咱们中国企业不仅及格了,还考了满分。荷兰政府从一开始的强势干预,到最后不得不暂停行政令归还控制权,这哪是谈判,分明是认清现实后的认怂。 这不仅是闻泰科技一家的胜利,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胜利,是咱们国家产业链越来越强的最好证明!以后咱们买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家电、享 5G 网络,都能更放心,因为核心技术攥在自己人手里,再也不怕被别人卡脖子了。 咱们中国企业就是有这股韧劲,别人越是想打压,咱们越是要崛起,这场胜利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凭着实力赢得尊重,这就是咱们国家越来越强的底气!

0 阅读:1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