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家智库突然发布了报告。 这回把“冻结中方海外资产”摆上桌面,给台海一旦起风浪时当选项,这种思路会直接打穿全球金融的基本信任,代价绝不会只落在一边。 现在全球经济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样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明明白白写着:中国有超过3万亿美元海外资产,这些钱可不是堆在那儿的死钱,早跟全球金融的每一个角落缠在了一起。 从美国国债到欧洲的企业债,从华尔街的股票到各种看不见的金融衍生品,真要是敢动手冻了,那可不是简单的资产缩水,而是能掀翻全球的金融海啸,美国自己想躲都躲不掉。 尤其是美国国债这关,截至2024年底,中国手里还攥着差不多7600亿美元的美债,虽说比前几年少了点,但仍是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 可美国现在的国债总额都飙到37万亿美元了,相当于他们2024年全年GDP的1.2倍还多,平均每个美国人背着10万多美元的债,中国这7600亿就像是撑着这堆债的一根顶梁柱,要是突然抽走冻结,到时候,别说搞什么基建、福利,光付利息就能让美国财政部的预算乱成一锅粥。 而且中国的海外资产可不止美债,那些华尔街的巨头们,比如高盛、花旗,嘴上说着“市场波动可控”,实际上每年靠中国企业的IPO、股权交易赚的钱可不少。 2024年港股市场回暖,不少中资企业去上市,这些投行光手续费就赚了好几亿。还有中国企业在美国持有的那些公司股权、金融衍生品,都是这些投行账本上的“优质资产”,一旦被冻结,这些投行的资产负债表立马就会出现大窟窿。 2008年次贷危机不过是一堆劣质房贷出了问题,就把全球金融搅得天翻地覆,现在要是直接冻了一个大国的核心资产,后果只会更严重,说不定下一个排队找美国政府要救助的,就是这些平时鼻孔朝天的金融大鳄。 美国或许觉得自己“有经验”,之前冻过阿富汗、伊朗的资产,可那些案例刚好说明这招有多蠢。2021年美军从阿富汗撤了,转头就冻了阿富汗央行存在美联储的70亿美元,后来还把这钱拆了,一半给了“9・11”受害者,一半自己攥着,结果呢?阿富汗货币直接崩盘,粮食不够吃,老百姓连饭都快买不起了。 还有伊朗,美国之前冻了伊朗存在韩国银行的70亿美元石油收入,拖了好几年才解冻一部分,还加了一堆限制。 可这些钱跟中国的3万亿比,简直是芝麻跟西瓜的区别——冻70亿只搞垮了一个小国,冻3万亿可是要拉着全球一起陪葬,美国真以为自己能独善其身? 全球金融的命门从来不是钱多少,而是信任。美元能当全球储备货币,靠的就是各国相信“把钱换成美元资产是安全的”。现在智库公然说要冻中方资产,等于明明白白告诉全世界:只要美国看你不顺眼,你的钱就可能没了。这信号一放出去,谁还敢放心持有美元资产? 这些年不少国家早就开始偷偷搞“去美元化”了,印度跟俄罗斯做生意用卢比和卢布结算,沙特卖石油也开始收人民币,各国央行还在疯狂买黄金——2024年全球央行买黄金的量创了历史新高,不就是怕美元靠不住吗? 要是美国真敢冻中国资产,这“去美元化”就得从偷偷摸摸变成大张旗鼓,到时候美元霸权的根基都得动摇,美国失去的可就不是一点利息收入,而是全球金融的话语权。 而且中国的海外资产从来不是“单向输出”,而是跟全球经济绑在一起的。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开的工厂,养活了几十万当地工人;在非洲投的基建项目,帮当地修了公路、电站,带动了经济。 一旦这些资产被冻结,中资企业没法正常运转,当地工人就得失业,相关的产业链比如电子、纺织也会跟着断。 欧洲的汽车厂商比如宝马、奔驰,很多零部件都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工厂生产的,要是断了货,他们的生产线就得停,这些欧洲国家能乐意?肯定得找美国算账。 还有美国自己的企业,苹果在中国一年卖好几千万部手机,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量占了全球一半,要是中国反制,冻了这些美国企业在华的资产,他们的业绩立马就得跳水,股价一跌,美国老百姓的养老金、401k账户就得缩水,到时候美国人自己也得骂街——谁愿意为智库的蠢主意买单? 说穿了,这些智库根本没算明白一笔账:现在的全球经济就是一艘大船,中国的3万亿美元资产就是船上的重要零件,要是强行拆了,船就得漏水,谁也别想安全上岸。 美国要是真听了这建议,到头来会发现,冻的是中国的资产,毁的是全球对美元的信任,自己也得跟着掉进水里。毕竟金融市场里,信任这东西一旦没了,想再建起来可比登天还难,不是几份报告就能补回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