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剑这回可真是“越战越勇”,一句“中国有权驻军日本”,直接把新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给说懵了。谁想得到,她此前放话“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狂妄表态,竟意外掀开了尘封八十多年的《波茨坦公告》。这份白纸黑字、盖了章签了字的“历史铁证”,一下子被推上舆论风口。 《波茨坦公告》可不是什么普通文件,它是二战后盟国为日本设定的投降底线,写得清清楚楚:日本必须彻底放弃对外侵略的军事能力与领土主张。正是这份公告,奠定了日本战后和平宪法的根基,也框定了它的军事行动范围。可高市早苗一上台,就急忙把台海问题往日本身上揽,这不只是口嗨,更像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公开试探。她或许以为历史已被淡忘,没想到历史文件的墨迹依然清晰。 日本近年的一些动作,早就让人嗅到不对劲。从修宪讨论到自卫队职能扩张,从与美国加强军事联动到频频在台海议题上插话,步步都在松动“专守防卫”的承诺。高市早苗的言论不是孤例,而是一连串战略试探的最新一环。她或许想借台海话题拉拢国内右翼,或是向美国示好,但跨越红线的同时,也把日本自身置于道义与法理的双重风险之中。 国际社会对这类言论并不买账。亚洲邻国记忆犹新,日本若执意挣脱战后体制,引发的不仅是地区不安,更是对全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背叛。中国有权依《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主张自身权利,包括对日驻军的法理可能性——这话听起来震撼,却句句有据可查。日本若真把“台海有事”当成“日本有事”,无异于把自己绑上别人的战车,还是辆没有合法路权的车。 历史从不说话,但它也从未退场。高市早苗可能没料到,一句争强好胜的话,竟翻出了一份足以定调的法理底账。日本的和平道路是自己选的,也是世界给的。走偏了,代价可不只是外交风波那么简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