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即将执行死刑的贼王王彦青,组织囚犯越狱杀害女警员! 王彦青在监狱中不愿接受长期监禁命运,他开始秘密联络狱友,挑选出11名可靠人员参与越狱计划。这些人多与他有共同犯罪背景,他通过私下交流说服他们,强调行动成功能带来重生机会。方案焦点放在牢房卫生间下方,利用常见物品掩盖挖掘痕迹,避免引起狱警注意。 挖掘工具主要选用搪瓷碗,这种日常用品不易引发怀疑。他们实施轮班制度,每组两人交替,一人负责挖土,另一人监视周边动静。过程从地面标记位置开始,小心撬开水泥层进入土壤,进度每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防通道坍塌或产生异常声音。土方处理环节尤为谨慎,他们将挖出土壤分装小袋,藏匿在鞋底或衣物中,借放风或上厕所机会逐步丢弃。 排水系统用于冲刷部分泥土,剩余土壤混入垃圾运出,整个挖掘持续三个月。他们用布条和废弃衣物加固通道墙壁,确保结构稳定。王彦青担任协调角色,绘制简易路线图,引导通道指向监狱围墙外侧。这种周密准备依赖他的组织经验和对监狱布局的熟悉。 1988年冬季一个夜晚,他们选择寒冷天气作为掩护启动行动。先派两人进入通道探测前方,确保无阻挡后,其余人依次爬行前进。通道空间狭小,仅容单人通过,他们保持低姿势移动,控制呼吸以减少噪音。抵达围墙下方时,继续用碗开凿出口,避开巡逻灯光范围。 成功爬出后,他们迅速翻越围墙,利用夜色分散逃离现场。王彦青下达指令,让大家分头行动,减少集体暴露风险。脱逃成功后,他没有远走高飞,而是返回太原市,潜入已出狱狱友武双喜的住所。那处房屋位于偏僻巷道,便于藏身,他在那里观察外部形势,规划下一步。 藏匿期内,王彦青限制外出,只在夜间获取必需品。他从武双喜处获知警方加强巡查,但判断短期内相对安全。1989年某日,女警员刘文英执行户籍检查任务,带领队伍来到武双喜住所。她敲门进入,询问居民信息时,发现屋内异常迹象。 刘文英比对王彦青面容与通缉令一致,她立即上前实施逮捕。两人发生肢体冲突,王彦青用手臂阻挡抓捕,先推倒她,然后抢夺腰间配枪。刘文英全力抵抗,紧握枪柄,但王彦青力量占优,最终夺得武器。 开枪射击导致刘文英当场倒地,武双喜目睹全过程,从识别到枪响持续时间短暂。王彦青检查现场,擦拭潜在指纹和血迹,捡拾弹壳,减少证据残留。他更换衣物,沿小巷逃离太原,避免主路监控。 事件上报后,警方确认刘文英牺牲,现场存在枪伤和搏斗痕迹。王彦青被列为全国重点通缉对象,通缉令分布各地。他的犯罪性质从盗窃转向暴力,手持缴获枪支增强后续威胁性。 逃离太原后,王彦青进行小范围转移,先到周边城市规避搜捕。他运用开锁技能进入空置房屋暂住,偷取现金和食物维持生存。警方根据武双喜供词锁定可能方向,但他频繁变换路径,避开交通要道。 刘文英遇害事件标志王彦青犯罪升级。他携带武器,在多个省份流窜,每次选定目标前仔细观察周边,然后执行抢劫车辆或撬开保险柜。两年时间内,他涉及多起暴力案件,造成16人死亡和13人受伤,范围覆盖山西周边及南方省份。 警方部署大规模追捕,王彦青多次利用地形逃脱,但1990年春季在湖南郴州一家招待所暴露行踪。包围过程中,他开枪反抗,击伤多名警察,最终被制服捕获。审讯阶段,他提出条件,要求提供充足吃喝几天,才逐步交代埋尸地点和部分案情细节。 同年秋季,王彦青被押解回太原,在重型机械厂广场组织公开审判。现场聚集上万人,民众前来围观他的模样。审判长宣读多项罪行,宣布死刑并立即执行。他被带到刑场,枪声响起,结束一切。他的案件暴露监狱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使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