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失势的亲王庆亲王汇丰银行存款就被英国佬爆出来有700多万英镑,换算就

陈砚之 2025-11-20 19:13:51

1911年,失势的亲王庆亲王汇丰银行存款就被英国佬爆出来有700多万英镑,换算就是一亿白银,差不多现在的200亿rmb。 这还只是一个汇丰银行的账户。 1911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乔治·莫理循在北京租界获取汇丰银行记录,显示奕劻账户存712.5万英镑,按汇率折合一亿两白银,超过清廷年度财政收入,若按现代人民币估值,超两百亿元。这仅汇丰一处,其他财产如内地地产宝石古玩未计,国家正赔付庚子款项,奕劻占有量近赔款五分之一。莫理循整理数据,确认精确到小数位,撰写报道寄伦敦总部。9月17日,泰晤士报刊文,直接点明奕劻腐败,列出账户细节,对比清廷财政困境,强调此款能缓解国家一年多支出。 报道发出后,在华洋媒体迅速流传,上海申报时报加印副刊,分发街区码头。天津租界茶馆官员商人围坐阅览,计算此款可支付八旗兵饷数年。北京街头报贩售卖,行人围观讨论官场弊端。王府周边车马减少,求官者绕行。消息入紫禁城,溥仪闻讯物件滑落,隆裕太后查看纸张,下令召奕劻质询。他跪地否认,但银行记录铁证,无法推翻。御史上弹劾折,军机处奏章堆积,列举奕劻多年贪渎。 全国舆论沸腾,租界报纸转载,民众指责奕劻为清廷腐朽代表。袁世凯探访减少,王府冷清。事件在清廷引发连锁,政权动荡,奕劻权威崩散,盟友疏远。奕劻选择汇丰因英国背景,清政府无法干预,银行保密护存款。庚子后,国家售矿厂筹款,他通过中间人分批存入香港分行,无痕迹。712.5万英镑曝光,不仅显个人贪婪,还凸显高层问题,民众议论赔款负担与官员私藏对比,情绪蔓延。 莫理循报道基于银行职员或外交渠道,在北京租界驻扎,熟官场内幕,此文成泰晤士报重磅。西方媒体跟进,纽约时报提及中国宫廷财富囤积,印证描述。清廷压制消息,但租界流通无阻。社会影响至地方,南方报纸转载加评论,指出腐败加速王朝衰亡。知识分子计算一亿两白银可购军舰或赈灾。宫廷内部,隆裕太后召军机商对策,奕劻隔离审查,证据确凿,无法逆转。 奕劻账户细节列出多次存入,来源卖官与袁贿赂。事件成1911年清廷危机转折,民众信心崩塌,租界墙贴讽刺海报。奕劻否认在宫中质疑,隆裕下令扣职权,军机氛围紧张。弹劾浪潮持续,御史折子曝更多腐败链。国际关注,英国议会讨论中国政局,视清政府无能。莫理循后续跟进,描述北京反应,强化腐败主题。奕劻失势影响内阁,昔日下属避联系,权势网瓦解。 清廷财政部核查海外资产,汇丰拒配合,强调隐私。事件后,奕劻权势如沙堆崩坍,民众视其晚清贪官典型。租界媒体反复刊载,街谈充斥嘲讽。袁世凯等昔日金主减少往来,奕劻孤立。曝光揭示奕劻早年将120万两黄金存汇丰,银行刁难后收存,低息二厘。御史蒋式瑆上奏并告知报馆,早有初步曝光,但1911年莫理循报道规模更大,影响深远。 武昌起义枪声后,南方革命北上,奕劻辞内阁总理,荐袁世凯接任,转任弼德院总办。袁掌控局面,奕劻在隆裕太后溥仪前陈述军情,列袁军推进,劝逊位保安全。宗室指责出卖,他继续进言,无视反对。宣统三年2月12日,清帝诏书颁,两百六十八年统治结束。清亡后,奕劻带家属逃天津租界,租小楼隐居避乱。几年后返北京,王府遭士兵搜掠,家具破损,瓷片布料散落。他捡残余,仆人整理。 1917年1月28日,北京冬日,奕劻卧床咳嗽,老仆递药,他饮下闭眼去世,享年79岁。家人请溥仪赐谥,溥仪初拟贬义号如缪丑幽厉,载沣劝阻后定密字,含义模糊。葬礼简陋,王府废弃。奕劻死后,清遗老初拟哲字,终定密。

0 阅读:0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