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山由纪夫帮中国清算高市早苗? 很多人以为,鸠山由纪夫只是在呼吁和平。错了!真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20 16:44:24

鸠山由纪夫帮中国清算高市早苗? 很多人以为,鸠山由纪夫只是在呼吁和平。错了!真相是,他是在亮出底牌:他公开了放弃赔款与台湾归属的政治交易,高市早苗的涉台挑衅,正在让战争赔款从历史问题重新变为现实债务。战争赔款不是历史,是没兑现的债务。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战败国给受害国支付战争赔款,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规矩,也是对受害国最基本的补偿。   当时日本靠着侵略战争,从中国抢走了不计其数的资源,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根本没法算清,单说经济方面,专业机构算出来的赔款数额,就足够让战后的日本背上长期债务。   按这个道理,日本给中国付巨额赔款是天经地义的义务,是对自己侵略罪行必须做的清偿。   中国政府处理对日索赔事宜时,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判断和人道主义考量。中国政府明确把发动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跟普通日本民众分开看,认为普通民众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不少日本家庭因为战争失去亲人、无家可归。   出于不想牵连无辜民众的善意,也为了给以后中日关系发展留条路,中国最后做出了放弃对日战争赔偿的决定。   这个决定是中国主动让的步,是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考虑的,跟什么“交易”压根不沾边,更不存在用台湾归属换免赔款的说法。   鸠山由纪夫在社交媒体上说的话,却故意模糊了这个核心事实。他一边重申“台湾是中国内政问题”,一边特意提“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本该给中国付巨额赔款,但周总理把日本人民和军国主义者分开,没要这笔赔款”,紧接着话头一转,又强调“日本表示尊重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   他把这两件事放在同一段里说,表面看是在梳理中日关系的历史基础,实际上在悄悄灌输一种错误逻辑:中国先放弃赔款,日本才承认台湾归属,两者是互相交换的“交易”。   这种说法完全无视了中国放弃赔款的善意本质,也歪曲了台湾归属问题的法理根基。   台湾从古到今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有充分历史和法理依据的铁事实,跟战争赔款没有半点关系。   1943年的《开罗宣言》写得很清楚,日本必须把偷来的中国领土,包括台湾和澎湖列岛,还给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更再次确认了这一点,第八条明确说“《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执行”。   这些国际文件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作为战败国,承认台湾属于中国是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是对历史罪行的基本交代,不是拿来跟中国做“交易”的筹码。   1972年中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里,日本政府明确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这话本质上是日本重申已经存在的国际义务,不是对中国放弃赔款的“回报”。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谈判过程,更能说明问题。那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这是战后日本首相第一次来中国,周总理跟他进行了好几轮认真坦诚的会谈。   会谈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复交三原则”,其中就包括日本必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必须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日本方面在会谈中,对这个立场表示了充分理解和尊重。在这个基础上,中国政府才出于友好,宣布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从时间线和谈判逻辑能看明白,台湾归属问题是中日复交的前提,是日本必须先明确的立场,而放弃赔款是中国在日本满足复交前提后的善意之举,两者有清晰的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根本不是鸠山由纪夫暗示的“平等交易”。   鸠山由纪夫作为日本前首相,不可能不清楚这段历史的细节,他故意把两者绑在一起说,背后有明确的政治打算。   一方面,他想通过这种说法减轻日本的战争罪责。把中国的善意让步扭曲成“交易”,就等于暗示日本承认台湾归属是一种“付出”,这样就能抵消自己作为战败国的责任,让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从“加害者”悄悄变成“交易一方”。   另一方面,他想给台湾问题留个模糊的口子。虽然表面说“台湾是中国内政”,但通过构建“交易”逻辑,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留下想象空间,好像台湾归属是能拿来商量的“交易品”,这跟他表面说的“不介入台湾问题”明显矛盾。

0 阅读:0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