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决裂了!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来。 其实默茨这么说,早有铺垫,这些年欧洲在5G、人工智能这些新科技上,明显感觉跟不上中美了,心里一直犯嘀咕,就想在6G上抢回点主动权,说白了就是不想在技术上被别人卡脖子。 这些年欧洲在科技赛道上的落后有目共睹,5G领域华为、中兴合计占欧洲近50%的基站份额,德国更是高达59%的5G无线接入网设备来自华为,而欧洲的诺基亚、爱立信加起来都顶不上华为一家的产能。 AI领域更别提,美国有英伟达的芯片、中国有百度的大模型,欧洲连个能打的本土巨头都没有,欧盟的AI法案搞了半天,反而捆住了自己企业的手脚。 眼看着中美在6G研发上一路领跑,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中国6G基础专利占比已从5G的23%涨到35%,美国靠高通在太赫兹技术上占优,欧洲只能靠爱立信、诺基亚凑了个“6G联盟”抱团取暖,这种差距当然会让默茨着急。 可着急归着急,选错了药方就是自杀,不想被卡脖子,本该搞合作补短板,他倒好,直接把最有技术优势的中国拒之门外,这完全是自断臂膀。 默茨敢喊“禁华”,其实是算错了两本账:一本是经济账,一本是技术账。 巴克莱银行早算得很清楚,仅替换德国现有华为设备的直接成本,就高达2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近200亿,德国电信一家就得扛11亿欧元,占其去年本土资本支出的23%。 这还只是看得见的钱,隐性成本更吓人:德国铁路公司光是换900个华为基站就要花4亿欧元,工期拖5到6年,高铁晚点率还得上升15%。 运营商换设备得重新调试频段、培训人员,停机损失一天就是几百万欧元,最后这些钱全得纳税人买单,老百姓的手机套餐涨价、农村信号变差是板上钉钉的事。 技术账更算不过来,6G不是凭空造出来的,得在5G基础上迭代,德国现有通信网络跟华为设备磨合了好几年,早形成稳定生态,强行换成诺基亚、爱立信的设备,不仅价格贵30%-50%,还可能出现频段适配不畅、区域性断网的问题,这哪是建6G,分明是在拆现有网络。 更要命的是专利卡脖子,中国在6G标准必要专利中占比超42%,华为一家的专利数量就远超欧洲所有厂商之和,在通感一体、空天地一体化这些关键技术上早把坑占了。 德国想绕开中国专利,要么花天价授权费,要么从头研发,后者至少得晚3-5年商用,等欧洲搞出来,中美早把市场分完了。 最讽刺的是,默茨不停喊“决裂”,却又承认“中国是德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完全脱钩不现实”,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说白了就是给美国看的表演。 德国的汽车、机械产业,跟中国绑得也相当紧,大众、宝马在华销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博世的汽车芯片一半卖给中国,这些企业正靠着中国市场赚利润,默茨在6G领域搞“技术隔离”,等于逼着企业二选一:要么丢中国的车联网订单,要么违反德国政策。 更别说欧盟内部早就吵翻了天,14个成员国明确反对剔除中国设备,塞浦路斯100%依赖华为,奥地利、保加利亚的依赖度超60%。 默茨想拉法国一起搞“欧洲自主”,可法国自己的5G都还在用华为设备,诺基亚、爱立信的产能满负荷也只能满足欧洲六成的替换需求,连设备都凑不齐,谈什么6G自主? 英国之前试过禁华为,结果花了31亿美元,网络覆盖率目标被迫下调15%,这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默茨还偏要往火坑里跳,就是被“意识形态绑架”了。 这事的本质,是欧洲想靠“筑墙”抢回主动权,却忘了通信技术从来是“你中有我”的生态。 6G的核心是全球互联互通,不是关起门来自己玩,中国不仅有专利,还有最完整的产业链:从芯片到基站,从终端到应用,华为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欧洲的企业得凑齐爱立信的基站、高通的芯片、苹果的终端,兼容性和成本都没优势。 欧盟自己的6G旗舰项目“Hexa-X”搞了好几年,今年才启动27个试验项目,其中一半还得跟中国学“通信与AI融合”技术,这种情况下拒中国于门外,等于把老师赶走自己瞎琢磨。 美国都没敢这么决绝,Next G联盟还在偷偷研究华为的技术路线,默茨倒先把路堵死了,这不是“数字主权”,是“数字自闭”。 有人可能说“德国是为了安全”,可安全从来不是靠闭门造车来的。 华为在欧洲设了20多个研发中心,间接支撑超6000个岗位,设备经过了100多个国家的安全验证,真有风险,美国早自己禁了,还会让欧洲当“出头鸟”? 默茨所谓的“安全风险”,不过是给美国递投名状的借口。 欧盟委员会想把“禁华”升级为法律,可连自己人都反对,这种强行推进的政策,最后只会让欧洲在6G竞速中彻底掉队。 等默茨把25亿欧元烧完,看着中美6G商用落地,德国老百姓拿着涨价的手机套餐骂街时,他就该明白:技术竞争靠的是实力,不是口号,这场以“自主”为名的闹剧,最后只会让德国沦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笑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