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国军中将周磐在昆明被俘,并判处死刑,就在快要被枪毙时,他忽然想到,自己手中有救命符:他想用一个宝贝,换自己一条命! 当时他缩在城郊高地的指挥部里,地图上的红蓝铅笔被捏得发白——东边调兵的命令还没传到,西边阵地已飘起了解放军的红旗。 那些早已厌战的士兵,枪托在石头上磕出闷响,没人再听他“死守三天”的咆哮。 刑场的冷风掀起他破烂的衣领时,周磐突然挣开押解士兵的手:“我有国宝!商代的皿方罍盖子,能换我一命!” 工作人员在他交代的墙缝里摸索时,指尖触到一片冰凉的金属。 高28.9厘米的青铜盖,兽面纹在手电筒光下泛着幽光,“皿天全父已作尊彝”8个字像凝固的惊雷。 这盖子确是稀世珍宝。1919年湖南桃源农民艾清宴挖出来时,器身被古董商用400块银元骗走;1925年周磐带枪闯进校长钟逢雨家,5000块银元强买的“喝茶”,不过是军阀对文人的明抢。 有人或许会问:同为战犯,李仙洲交代机密后能获宽大,为何周磐献宝不行? 翻开他的卷宗就懂。1933年湘西围剿贺龙部队,近万红军战士倒在他的机枪下;1949年组织“湘鄂边区司令部”,2万兵力在宜昌江面架设机枪,阻止的不仅是解放军渡江,更是一个民族走向新生的脚步。 文物专家捧着器盖赞叹“商代巅峰工艺”时,审判庭的法槌已敲响:“血债要用血偿,国宝换不回人命。” 1952年7月的昆明,刑场的枪声落定,器盖被小心包进红绸,送进了湖南省博物馆的展柜。 谁也没想到,这一分离就是90年。器身被古董商卖到美国,在洛克菲勒家族的壁炉上蒙尘,直到2014年湖南用2000万美元从佳士得拍回,两部分才在博物馆的聚光灯下“重逢”。 如今游客站在皿方罍前,指尖划过器盖与器身严丝合缝的接口,总会想起那个试图用国宝抵罪的战犯。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让青铜上的饕餮,替刽子手吞下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