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翻看历史,真觉得要敬畏我们这个民族。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

九鼎观世道 2025-11-20 10:08:36

有时候翻看历史,真觉得要敬畏我们这个民族。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四十多年前,1980年,我们什么样?掰着指头算算,整个国家的家当,加起来还不到美国的7%。 那时候,中国刚刚走出动荡和困顿,全民的经济总量只有1.89万亿元人民币。放在全球坐标里是什么概念?同年美国的GDP高达5.96万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约28.5万亿元,是中国的十五倍以上。 中国人均年收入还不到1200元,农村更是低到191元。吃饭成为最实际的难题,“吃了吗”不是客套,而是一种对温饱的关切。 城市里的“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是无数家庭梦寐以求的财富象征。谁家有辆永久牌自行车,走亲访友都能扬眉吐气。 而那个时候的美国,汽车早已普及,1980年全美汽车保有量高达3.35亿辆,几乎人手一车。美国工业的外延早已延伸到全球,钢铁、橡胶、机械制造等产业围绕着汽车转动。 反观中国,全年汽车产量只有22万辆,街头上见到小轿车都是稀罕事,大多数人靠公交和自行车出行。 农村的生活更是艰难。1980年,全国农村通电率仅有六成,许多偏远地区甚至连电灯都没见过。 做饭取暖全靠烧柴,缺柴成了普遍难题,许多家庭一年有好几个月要为一捆柴发愁。美国农村早已实现电气化,家家有冰箱、空调,现代化生活和中国农村几乎处于两个时代。 那会儿的中国工厂,设备陈旧、效率低下,很多还依赖手工操作。美国的工厂却已经普及自动化流水线,计算机开始进入生产环节。 1980年美国的小型计算机企业已经创造了百亿美元的年销售额,而中国当时全国的计算机数量屈指可数,只能用于科研和国防。普通人甚至想象不出计算机会成为日后生活的必需品。 交通运输的差距同样巨大。中国铁路总里程不到5万公里,只够搭建国家骨架。美国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了26万公里的铁路,公路、高速路四通八达。 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直到1988年才通车,而美国的高速公路网络早已成熟,极大地提升了人员和货物流动的效率。 进出口贸易更能说明问题。1980年,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只有381亿美元,主要出口低附加值的农产品、纺织品,赚的都是辛苦钱。而美国出口的则是汽车、机械、高科技产品,利润丰厚。 同年美国的进出口总额高达5900亿美元,比中国多出十五倍。引进国外技术对中国而言困难重重,外资和先进设备极度稀缺。 美国的跨国公司却已将生产线和技术卖到世界各地,享受着全球分工带来的红利。 1981年,美国的航天飞机已经飞入太空,标志着人类航天事业踏入全新阶段。而中国刚刚实现“一箭多星”发射,比美国晚了数月。美国企业开始研发个人计算机,虽然普及率还低,但趋势已现。中国的计算机市场还是一片空白,信息化建设几乎从零起步。 就是在这样一个起点上,中国人用几十年时间,硬是闯出了一条从落后到追赶甚至引领的路。 没有先进设备,没有经验可借鉴,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拼劲和韧劲。家底薄、条件差,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壁垒,多少人日夜奋战在工厂、实验室、田野和车间,用汗水和智慧一步步缩小差距。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段艰难的历程,今天的成就才显得尤为珍贵。 回头看,不禁让人感叹,正是那种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让我们在世界舞台上一步步站稳了脚跟。 你们怎么看呢?

0 阅读:5

猜你喜欢

九鼎观世道

九鼎观世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