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懵了,马斯克也惊呆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如今享誉全球的中兴通讯,曾经遭受制裁罚款10亿美元,而且还断掉芯片供应,可以说当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2018 年 4 月,美国商务部一纸禁令砸向中兴,宣布未来 7 年内禁止美国企业向其出售芯片、软件等敏感产品。 这道禁令如同晴天霹雳,当时的中兴在核心技术领域高度依赖进口,芯片断供直接导致生产线全面停摆,公司股价短期内暴跌 40%,管理层被迫集体换血,甚至被外界称为 “中国科技史上最惨烈的一课”。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还要求中兴缴纳 10 亿美元罚金和 4 亿美元保证金,才肯在后续签署《替代和解协议》,暂时解除部分禁令,这样的天价罚单和苛刻条件,让不少人以为中兴会就此一蹶不振。 面对绝境,中兴没有选择沉沦。缴纳罚款、接受合规监管的同时,这家企业启动了 “断臂求生” 的转型之路。 从 2018 年到 2025 年,中兴累计投入研发超千亿元,把核心资源全部聚焦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卡脖子” 领域,誓要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公司内部进行了全面改革,合规体系升级到极致,甚至员工报销发票都要经过三道审核,这种近乎严苛的自我要求,为后续的技术突破打下了基础。 转机在持续的研发投入中逐渐显现。中兴自研的 7nm 基站芯片成功实现量产,让 5G 基站国产化率超过 95%,彻底打破了国外芯片的垄断。 到 2025 年前三季度,中兴的研发费用已经达到 178.1 亿元,占营收比例接近 18%,高强度的投入换来了全栈技术优势。 在 5G 领域,中兴的 5G 基站、5G 核心网发货量稳居全球第二,固网产品整体市场份额也位列全球第二,多个核心产品保持行业领导者评级,曾经的 “追赶者” 已然成为 “领跑者”。 更让老美和马斯克意外的是中兴在算力领域的爆发。2025 年前三季度,中兴算力营收同比暴涨 180%,占总营收比例达到 25%,其中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增长 250%,数据中心产品增长 120%。 自研的 DPU 芯片和大容量交换芯片,实现了国产化 GPU 卡的大规模高性能互联,智算服务器成功进入阿里、腾讯、字节等国内互联网巨头的核心业务场景,还在拉美、北非、中亚等海外市场实现规模商用。 推出的正交超节点系统,能支撑万卡、十万卡超大规模智算集群,AiCube DeepSeek 智算一体机更是落地教育、医疗、汽车等多个行业,开源的 “Co-Sight 超级智能体 2.0” 还拿下了 GAIA 开源智能体排行榜首位。 在消费端,中兴同样多点开花。家庭终端年发货量突破一亿台,FTTR 产品累计发货近 3000 万套,PON CPE 发货量全球第一,WiFi-7 家庭终端稳居行业第一阵营。 个人业务方面,海外手机激活量同比增长超 25%,云电脑全球发货超 600 万台,服务用户超 1000 万,以 44.5% 的市场占有率蝉联中国云终端市场第一。努比亚、红魔等系列手机凭借特色功能收获年轻用户,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马斯克的惊讶并非没有缘由,这位全球科技界的风向标,曾公开点赞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中兴的逆袭正是中国科技实力崛起的缩影。 曾经被断供芯片、罚巨款的企业,如今在核心技术领域不断突破,甚至在部分赛道实现对欧美企业的超越,这种绝境重生的力量,让全球都刮目相看。 中兴的智算产品不仅在国内站稳脚跟,还在国际市场深化本地合作,用技术实力赢得了尊重,打破了 “中国企业只能做模式创新” 的偏见。 从 2018 年的艰难求生,到 2025 年的全球瞩目,中兴用实际行动证明,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只有靠自己的坚持和投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的中兴,已经锚定 “连接 + 算力” 战略主航道,在 5G-A 实现商用突破的同时,持续推动 6G 技术演进,未来的发展更值得期待。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