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称帝后,小舅子徐辉祖拒绝臣服,将自己关在祠堂,跪在父亲徐达牌位前哭泣。朱棣大

武某人 2025-11-19 16:22:23

朱棣称帝后,小舅子徐辉祖拒绝臣服,将自己关在祠堂,跪在父亲徐达牌位前哭泣。朱棣大怒,对着皇后徐氏 说:“我是真想杀了你弟弟。” 明太祖朱元璋遗命中信任徐辉祖,赐其为魏国公,令人以为此官可保。但靖难战争爆发后,徐辉祖虽率军抗燕,却在关键时刻选择固守。他曾在宿州、灵璧一战大败燕军主力,显示出其军事才能,也让朱棣对他敬而远之。 永乐初年,朝堂上关于徐氏家的议论不断。朱棣虽起初欲与徐辉祖“和解”,但在其屡次闭门不出、不表臣服态度后,朱棣心中的戒备逐渐加深。徐辉祖在徐家祠堂内多日不出,使者数次劝降,均被其以“守忠于父”“无念反帝”之言拒绝。 他的态度复杂:既守护父亲徐达的开国功业,又不肯完全投向朱棣,这种状态让朝廷中的实权者难以信任。 朱棣在考虑处置方案时,需衡量徐达功臣集团与皇后徐氏的情分。若处死徐辉祖,既伤皇后心,也可能扰动曾追随徐达的旧部。但若让其继续坐镇,则其威望又可能成为未来反臣。于是朱棣下令剥夺其魏国公爵位,圈禁于府中,不准出府,不准参与朝政,而其子徐钦保留世袭资格。此种处理方式既达“削权”目的,又避免公开处决带来的政治震荡。 被圈禁后的徐辉祖每日仅读书、练字,不问军政。其曾对贴身亲臣说:“父亲之功在我身上,我死不足惜,惟愿子孙无旁骛。”与此同时,朱棣对徐氏家的安排也体现出其政治手腕:既赐厚礼安抚皇后,又恢复爵位让子承嗣,显示出“既镇功臣、亦顾宗室”的权术。 徐辉祖最终死于永乐五年(1407 年),年仅四十。死后朱棣追赠其忠靖魏国公,赐谥号,以平众议。其子徐钦继承爵位,却始终不获得实权,其家族从此褪为象征式存在。 徐辉祖的经历可在《明史·列传第十二》《明通鉴》《国榷》中查得,其处置过程体现了永乐初年宗室、勋臣、皇权三者间的紧张。 从宿州大战到祠堂跪拜,从拒降态度到圈禁守寡,徐辉祖人生的关键节点都记录在史书里。他处在一个王朝更替、权力重组的大时代中。他的命运与朱棣政权整顿深度关联,同时也折射出明初政治的残酷。

0 阅读:95

猜你喜欢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