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分子李忠宪表示,中国之所以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暴跳如雷,不是因为一句政治口

山河又月明 2025-11-19 12:24:26

“台独”分子李忠宪表示,中国之所以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暴跳如雷,不是因为一句政治口水,而是因为她一语道破了北京最不愿面对的战略现实,也就是台湾有事=日本有事=美国有事。李忠宪声称,过去中国的对台作战想定,都是假设日本会观望、拖延,让人民解放军可以在5至7天内逼迫台湾“投降”。 高市早苗喊出“台湾有事=日本有事=美国有事”,与其说戳中了所谓“北京不愿面对的现实”,不如说正好印证了大陆早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所谓的“战略意外”在解放军的预案里早就盘得明明白白。 从东南沿海堆的军事资源到每次军演的科目设置,明眼人都能看出,大陆算的不是台岛那点防御工事的账,而是美军航母多久能从关岛赶来,日军基地能出动多少架战机。 先看真金白银的投入,2023年一年大陆在西太平洋的巡航和演练就花了1100亿元,占全年国防开支的7%,这里面台海方向占了15%的投入份额。 别觉得这比例不高,要知道这钱花得极有针对性,南海占40%是守着南部海权的门户,台海这15%就是专门盯着外部势力可能插手的通道。 2024年国防预算涨到1.67万亿元,增长7.2%,这笔钱没拿去搞全球基地,全聚焦在核心任务上,说白了就是把“外部干预”这四个字的应对成本提前摊到了每年的预算里。这种持续多年的投入,显然不是冲着“5至7天解决问题”的乐观剧本去的,更像是为最坏情况备足了粮草。 再看军演这张牌,哪次不是照着“外军介入”的剧本演的。2022年佩洛西窜台那次最典型,解放军直接在台岛周边划了六个演习区,北边堵着基隆港,南边盯着高雄港,东边扼住花莲外海,台军退役中将都看明白了,这根本就是照着封锁台岛、阻挡外部援兵的模板来练的。 那次演习不光有海空联动,还直接试射了常规导弹,连歼20隐形战机都亮相了,这显然不是对付台岛那点老旧装备的配置,毕竟对付岛内目标犯不着动用能突破第二岛链的隐身战机。 到了2024年的“联合利剑-2024A”演习更直接,干脆把“联合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反潜清扫”当成重点科目,军舰和反潜机在台岛南部海域组网搜潜,摆明了是防备外部势力派潜艇来搅局,这种科目设置完全是冲着大国军事介入的场景去的。 对比1996年的台海危机就能发现,当年解放军还只能靠导弹示警,如今已经能实打实摆出围岛封控、反介入的全套架势,这准备工作显然不是临时抱佛脚。 武器装备的配置更能说明问题,大陆列装的家伙什儿全是“超台岛范围”的远射程装备。东风21D、东风26这两款反舰导弹被称为“航母杀手”,射程轻松覆盖第一岛链,甚至能打到第二岛链的美军基地,要是只对付台岛,根本用不上这么远的射程。 055型驱逐舰带着巡航导弹游弋在台海周边,既能防空反导,又能对远处的军事基地实施精确打击,这显然是为了应对可能赶来的外部舰队。 还有福建舰搭载的舰载机,作战半径能延伸到数百公里外,配合岸基导弹形成的火力网,刚好能把外部势力的干预兵力挡在台海之外。 这些装备的部署逻辑很清晰:先把“援兵通道”封死,再解决岛内问题,跟李忠宪说的“照着外部力量插手的局面打算”完全对上了。 连官方表态都没藏着掖着,国防部早就明说“有信心有能力挫败一切外部势力干涉”,这话不是喊口号,是有实打实的力量支撑。 日本那边高市早苗刚喊出“台湾有事可能触发集体自卫权”,国防部立马回怼“胆敢武力介入必遭迎头痛击”,这种快速强硬的回应,背后是对日本军事动向的长期监控。 要知道日本近年把防卫费提到GDP的2%,还在搞进攻性武器,这些动作大陆不可能视而不见,东南沿海的军事部署自然会把日军的反应时间算进去。 美军更不用说,常年派航母在西太平洋晃悠,2022年佩洛西窜台时还想派舰机示威,结果解放军直接在台岛东部海域搞实弹射击,等于把美军的潜在干预路线给堵了回去,这种针锋相对的应对,显然是演练了无数次的结果。 其实从各种细节都能看出,大陆的准备早就超越了“只针对台湾”的层面。台媒自己都算过,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机年出动量超过9200架次,舰艇现身7万艘次,这么高密度的巡航,与其说是对台施压,不如说是在熟悉战场环境、演练多军种协同,为的就是一旦有外部势力介入,能立刻形成作战合力。 那些说“大陆只算台岛防守账”的说法,显然没看懂这些数据背后的逻辑,毕竟要是真按“5至7天结束”的剧本,犯不着花这么大代价搞长期战备。 说白了,高市早苗的话不过是把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喊了出来,而大陆早就把这份“战略现实”变成了每年的军费预算、每次的军演科目和每款列装的武器,所谓的“不愿面对”,不过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0 阅读:4

猜你喜欢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