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592 年,宰相杨素将心爱的夫人乐昌,许配给一叫花子。夫人低头不敢作声,任凭叫花子牵起自己的手。杨素哈哈大笑,命人好吃好喝招待乞丐,还送了好多钱财给他们作路费。 叫花子牵着乐昌的手走出宰相府,指尖带着点干活磨出的粗茧,却没敢用力,就像怕碰碎了什么易碎的东西。府门外停着辆不算扎眼但收拾得干净的马车,赶车的是杨府里干了多年的老周,见他们出来,只是恭恭敬敬点了点头,没多问一句话。乐昌心里犯嘀咕,她跟着杨素两年,杨素虽位高权重,却从没对她摆过架子,有时还会把朝堂上不那么要紧的趣事说给她听,怎么突然就把她许给个乞丐? 马车一路往城外走,乐昌偷偷撩开点车帘角,看着外面的街景从繁华的朱雀大街,慢慢变成了郊外的土路,最后停在一家看着挺整洁的小客栈门口。叫花子先下了车,又转过身伸手扶她,动作比一般穷苦人稳当,眼神也亮,不像常年乞讨的人那样没精神。 进了客栈二楼的包间,叫花子才把头上那顶破得露了头发的帽子摘下来,又从怀里摸出块干净的粗布,仔细擦了擦脸。乐昌这才看清他的模样 —— 额角有一道浅疤,鼻梁挺直,眉眼间竟有些像她失散三年的丈夫徐德言。她心里猛地一跳,又赶紧压下去,徐德言当年跟着军队去守边境,后来传来消息说军队覆没,怎么可能是眼前这个乞丐? 没等乐昌再想,叫花子从怀里掏出个用布层层裹着的东西,放在桌上慢慢打开。那是半块青绿色的玉佩,边缘还刻着个小小的 “昌” 字,另一半,当年她逃难时一直攥在手里,现在还藏在她贴身的荷包里。 “阿昌,” 叫花子开口,声音有点哑,却一下戳中乐昌的心,“我找了你三年,从边境找到长安,去年听说你在杨宰相府里,可我连府门都近不了。只好扮成乞丐,天天在府外守着,就想远远看一眼,确认你是不是安好。” 乐昌的眼泪 “唰” 地就流下来了,伸手抓住他的胳膊:“德言,真的是你?你没死?” 徐德言点点头,眼圈也红了:“当年军队被打散,我被敌人抓去当苦力,后来趁乱逃出来,一路乞讨着找你。昨天杨宰相突然让人把我叫进去,我还以为要治我窥探府内的罪,没想到他直接说要把你许配给我。” 两人正说着,门外传来敲门声,老周端着个木托盘走进来,上面放着两套新的粗布衣裳,还有个沉甸甸的布包。“相爷吩咐了,” 老周把东西放在桌上,“这是五十两银子,给二位当路费。还有,相爷说知道徐相公是前朝的秀才,有真本事,让您拿着这封推荐信去吏部报道,能谋个正经差事,不用再受苦。” 徐德言赶紧打开推荐信,上面是杨素的亲笔字,写着 “徐生德言,品性端方,有才识,可录用”,还盖了宰相的官印。乐昌这才彻底明白,杨素哪是荒唐,他早就查清了他们的事!他知道她心里一直装着徐德言,又怕直接把她送回去,外人会说他 “宠妾易主”,丢了宰相的面子;要是直接招徐德言进府做事再赐婚,又怕委屈了她,让她觉得是靠人施舍。所以才故意装成把她许给乞丐的样子,既让他们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又没人敢说闲话。 后来,徐德言拿着推荐信去了吏部,因为文笔好、做事踏实,很快就得了个掌管文书的差事。没过两年,他因为处理政务仔细,还升了官。他和乐昌在长安找了个小院子安了家,逢年过节都会带着自己做的点心去杨府拜访。 旁人总说杨素当年做了件糊涂事,把心爱的夫人给了乞丐,只有他们夫妻俩知道,那是宰相大人藏在笑声里的善意。杨素不仅没为难他们,还悄悄给了他们重逢的机会,甚至帮徐德言谋了前程,这样的成全,比任何金银珠宝都珍贵。后来徐德言在官场上一直清正廉洁,常跟人说,他这辈子最感激的人,就是杨素,是杨素给了他和乐昌第二次人生。
公元592年,宰相杨素将心爱的夫人乐昌,许配给一叫花子。夫人低头不敢作声,任
非凡历史
2025-11-19 11:37: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