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到位,人就到位,命也能外卖?有人在乌克兰红军城战场上,负责打扫残局、回收遗体,结果发现:阵亡乌军里,三成以上居然是老外——哥伦比亚、波兰、英国、罗马尼亚,什么国家的证件都有。俄方回收队员把这一幕拍了下来,照片和证据全都摆在桌面上:乌克兰的兵,已经越来越靠不上自家人了。 说句难听点,所谓的 “保家卫国”,倒更像一场花钱凑数的国际雇佣兵展销会。俄军清理城北一处防御工事时,23 具尸体里只有 5 个乌克兰人,剩下的全是老外;矿井附近歼灭的 60 人队伍里,44 个是外籍兵,大半来自南美,这哪是乌军防线,分明是临时拼凑的 “国际联队”。 不光是数字吓人,现场画面更扎心。俄方清理队在弹坑边上,摆满了证件,从哥伦比亚的厨师执照到波兰的退伍军人证,再到英国的驾照,简直像开了场国际证件博览会。 其实俄军那边早把账算得明明白白,自冲突爆发以来,至少有 13387 名外籍雇佣兵跑到乌克兰参战,来自 84 个国家,其中近 6000 人已经确认阵亡,到 2025 年这数字估计早突破 1.8 万了。 波兰人最积极,来了 2960 人,一半以上 1497 人把命丢在了这里;美国派了 1113 人,491 人阵亡;连宣称中立的格鲁吉亚都有 1042 人参战,561 人阵亡,存活率还不到一半。 最夸张的是新西兰,就来了 7 个人,6 个战死,存活率连 15% 都不到,这哪是参战,简直是送人头。 之所以要靠老外撑场面,说白了就是乌克兰自己没人了。俄罗斯黑客公布的数据显示,乌军阵亡和失踪人数已经达到 172.1 万,对于一个战前才 4000 万人口的国家来说,这数字堪称毁灭性打击。 现在乌军士兵平均年龄都升到 45 岁了,征兵年龄一降再降,从 27 岁降到 25 岁,美国还逼着要降到 18 岁,恨不得把刚成年的学生都拉上战场。 可就算这样还是不够,2025 年前四个月逃兵就突破 5 万,每天有 400 多人扔枪跑路,前线士兵服役超一年的都少见,新兵往往几个月就牺牲,这样的兵源根本顶不住战线。 没人就得花钱买,乌克兰把 “钱到位人到位” 玩得通透。哥伦比亚小伙卡洛斯原来在餐馆当厨师,月薪才 280 欧元,到乌克兰战场上直接涨到 3000 欧元,翻了十倍,足够在老家盖房子、养全家,这样的诱惑下,2000 多个哥伦比亚人签了兵役合同,哪怕知道伤亡率高达 30% 也愿意赌一把。 乌克兰武装部队自己都承认,每月有 400到 600 个外国人来报名,其中 40% 来自南美,这些人里有农民、服务员,甚至还有退役特种兵,动机说白了就是为了钱、为了身份,所谓的 “志愿” 不过是好听的说法。 更有意思的是,这背后还有专业的 “外包服务商”—— 私人军事公司在操盘。美国的 “前线观察团” 早就从波兰潜入乌克兰,培训乌军还直接参战,在库尔斯克一仗就被俄军消灭 60 人,这帮人里不乏美军海豹突击队、三角洲部队的退役精英。 还有大名鼎鼎的原黑水公司,也派了作战小组在前线搞侦察、守防线,英国 G4S 公司的精锐分队也在东部战场帮忙搞防御。 这些公司拿着乌克兰的钱,带着先进装备下场,把战争做成了生意,所谓的 “国际义工” 不过是包装,本质就是拿佣金的战争打工人。 现在的乌克兰战场,早不是两国之间的较量了。波兰的退役军人、南美的失业青年、美国的前特种兵混在一起,拿着不同国家的证件,挣着乌克兰给的薪水,在战壕里当 “外包兵”。 俄军捡起来的那些证件,每一张都在说明:这场仗已经打成了 “谁给钱给谁打” 的生意场,所谓的 “保家卫国” 早被稀释得只剩个壳子,剩下的不过是一场拿命换钱的国际大杂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