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政坛人士高市早苗突然表态了。 她把外界对琉球议题的关注说成

凡蕾放肆的年华 2025-11-19 02:11:44

就在刚刚 日本政坛人士高市早苗突然表态了。 她把外界对琉球议题的关注说成“干涉内政”,话头抛得很硬,但核心问题没有回答。 历史摆在那儿:1372年琉球与中国建立宗藩关系,国王由中方册封,正史有记载。 到了1879年,明治政府执行“琉球处分”,改设冲绳县,当时既未获清政府承认,也没有国际条约明文确认。 二战之后琉球由美国托管,1972年的《冲绳返还协定》把行政权交回日本,学界有观点指出主权表述并不清晰。 现实压力同样清楚:冲绳面积约占日本0.6%,却承载了约七成驻日美军设施,事故、噪音、污染的报道常年不断。 放到地方民意看,2019年冲绳县民投票多数反对边野古填海,但中央层面继续推进工程,沟通裂痕没有弥合。 说到人权议题,中方代表曾在联合国机制上提及冲绳原住民权益,日本中央至今尚未正式承认其原住民身份,相关争议仍在。 在年轻群体里,冲绳语言、历史课程和社团活动热度上升,有研究与媒体报道记录了自治议题在当地的持续讨论。 对照其他地区,新西兰承认毛利为原住民并建立语言与文化保护框架,公共政策与社区协商相对更顺畅。 把镜头拉回东亚,高市早苗这番话等于把多条线一剪了之,历史线、条约线、民意线都没回答,只会扩大分歧。 对外把争议一口咬死并不难,难的是拿出经得起文本推敲与现实检验的说法,这需要文件、需要程序、也需要耐心。 冲绳的现实诉求不该被噪音盖住,当地安全、环境与发展需要可量化的改进,这比标签化表述更重要。 琉球的来路、战后安排与当下民意三者交叉,任何结论都离不开公开的史料、清楚的条约与可验证的投票和协商。 话说到这里,问题的关键已经很清楚:谁生活在那片岛上,谁承受基地负担,谁就有更大的话语权。 把事实摊开,把程序走足,争议自然就能回到可核对、可商量的轨道上。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凡蕾放肆的年华

凡蕾放肆的年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