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外公,把18岁亲外孙的未婚妻给收了。 就这么个事儿。 放今天,能上三天三夜的社会新闻头条,下面评论区得炸成什么样。 那小伙子叫把汉那吉,当时脸都绿了。 打吧,打不过自己外公,草原上说一不二的俺答汗。 不打吧,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全草原的人都看他笑话。 一跺脚,小伙子干了件更狠的。 你不仁,我不义。 我投奔你死对头大明朝去! 这一下,家务事直接升级成了军事危机。 外公俺答汗一听,胡子都气炸了,点兵十万,陈兵边境。 “把我孙子交出来!不然就踏平你长城!” 大明朝这边也懵了,大臣们吵成一锅粥。 交,还是不交?打,还是不打? 这哪是送个人回去,这是把大明的脸面送过去让人踩啊。 就在这剑拔弩张,几十万人命悬一线的时候。 那个风暴中心的女人,那个18岁的姑娘,三娘子,开口了。 她没哭,没闹,没上吊。 她只是轻轻地跟俺答汗说: “大汗,仗打赢了,面子是回来了。可咱们的牧民,冬天就能有铁锅煮茶、有厚衣裳穿了吗?” 就这一句话。 比什么大道理都管用。 是啊,打了上百年,抢来抢去,图个啥? 不就是为了那点盐、那点铁、那点布匹粮食吗? 后来的事,就像剧本一样。 大明派来的使者也是个明白人,不跟你谈打仗,跟你谈生意。 “开个市场吧,你们的牛羊马匹,换我们的粮食布匹,双赢。” 俺答汗还在犹豫,为了那点帝王的面子。 三娘子在旁边,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 这一碰,就碰出了后面近五十年的和平。 一场狗血的家庭伦理剧,一个差点让无数人掉脑袋的丑闻,阴差阳错地,成了一段历史佳话的开端。 有时候真觉得,历史这玩意儿,真不是什么英雄豪杰的宏大叙事。 它可能就是,在一个关键时刻,一个女人,说了一句最朴素的人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