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弃权,安理会通过决议,支持美国加沙方案,特朗普发文感谢 11月17日

飞天史说 2025-11-18 17:13:49

中俄弃权,安理会通过决议,支持美国加沙方案,特朗普发文感谢 11 月 17 日,安理会 15 个成员国里 13 票支持美国版加沙决议,中俄罕见双双弃权,没有动用一票否决权,让这份带着美国印记的决议顺利通过。 决议刚落地,特朗普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发声,热情洋溢地表示感谢,甚至夸下海口称这是 “联合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决定之一”,还专门点名感谢中俄。 中俄弃权的背后,算得上一次老谋深算的外交较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里,任何一个否决都能让决议泡汤。中俄没有直接亮剑,更多是一种 “不背锅也不站台” 的姿态。 据媒体报道,中国代表专门解释,方案存在四大缺陷,但考虑到加沙脆弱局势、维持停火的必要性,还是选择弃权。 俄罗斯更直接,据塔斯社报导,俄方觉得美方的方案太偏袒以色列,不过没到非得一票否决的地步。说白了,中俄用弃权表达了对方案的不满,但也不想背上 “阻碍停火” 的黑锅。 美国这边的操作其实更有门道。表决前,华盛顿就已经开始张罗,提前和沙特、阿联酋、埃及等好几个穆斯林国家达成一致,共同发声明支持决议。 这是在用舆论和外交双管齐下给中俄施压,塑造一种 “全世界都同意,谁反对谁尴尬” 的气氛。这种拉帮结伙的操作,美国不是第一次玩,十几年前伊拉克、阿富汗的事儿也差不多。 最终,决议通过,按道理说美国算是大获全胜,但中俄没有明确表态支持,实际上也让这个决议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再翻开决议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核可美国提出的结束加沙冲突 “20 点计划”。美国这份方案,想把加沙的战后秩序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首先是过渡治理,计划设立一个 “和平委员会”,作为加沙地区的过渡行政机构,监督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改革,为巴勒斯坦自决和建国创造条件。 美国的算盘很清楚,按自己的思路重塑加沙的管理架构。其次,决议授权组建国际稳定部队,负责收缴武器、拆除军事设施,说白了就是让外部力量进场,试图 “去军事化”。 这种事儿可不是喊口号就行,真要落地,和当地武装的矛盾绝对少不了。钱的问题也有安排,设立信托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参与,搞重建款项的分配,每半年还要向安理会报告进展,监督机制看起来挺严密。 但问题也不少。方案里提到未来为巴勒斯坦建国铺路,也重申了巴勒斯坦人民享有自决权和建立独立巴勒斯坦国的权利、要阻止破坏 “两国方案” 的行为,但中方代表指出其没有明确重申对 “两国方案” 这一国际共识的坚定承诺,更是把哈马斯排除在外。 现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表示支持,希望借机重返加沙,但哈马斯和其他派系直接跳脚,坚决反对,觉得这就是外部势力在头上强加监管,根本不会配合解除武装。 路透社的报道也显示,哈马斯方面把话说得很死,不会接受什么 “国际部队”,更不会交出武器。决议虽然写得挺美,实际执行起来,能不能落地还是个大问号。 以色列这边,更是一副强硬到底的架势。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表决前就已经表态,坚决反对巴勒斯坦建国,推进加沙的非军事化是底线。 以色列一贯的态度就是,任何可能削弱自身安全的安排都不答应。哪怕联合国决议通过,真正落实起来,光是以色列这一道关口就很难突破。更别提哈马斯等武装力量根本不买账,国际部队真要进场,碰上哈马斯,随时可能擦枪走火。 这次决议美国用自己的方案给加沙战后安排披上了合法的外衣,顺带展现了一下外交号召力,特朗普发文感谢,既是外交胜利的 “炫耀”,也是在向国内外展示自己的影响力。 但中俄的弃权表明,主要大国之间的分歧依然很深,方案缺乏最广泛的国际认同感。 决议内容也没有真正解决巴以冲突的根本矛盾,尤其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民族权利相关保障仍有不足,核心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加沙的命运,根本不是一纸决议能轻易改写的。大国博弈、地区对立、内部矛盾,哪一样都不是说停就停。 毕竟真正的和平和重建,还得靠各方回到国际法和联合国决议的基础上,谈出一份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方案。否则,这场游戏远远没有结束,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博弈和变数在等待。 参考资料;13票赞成、0票反对、中俄弃权,安理会通过涉加沙决议 2025-11-18 08:19 闽南网

0 阅读:119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