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方面公布的消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确定将于11月21日访问南非,出席今年的20国集团(G20)峰会。那么在近期一系列关于台湾问题的争议之后,中、日是否会在南非再次见面,缓和两国之间紧张的关系呢? 单说高市早苗这波操作,实在有点拧巴。刚当上首相没俩月,就敢在台湾问题上踩红线——11月国会答辩时,她当众放话“台湾有事可能触发日本的存亡危机”,这话一落地,中日关系的温度“唰”地就降到了冰点。 中方当天就通过外交渠道硬刚,日本驻华大使被请去外交部“喝茶”的新闻,在两国网上都刷爆了。 有意思的是,连她自己人都不买账,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转天就发声明怼回去,说“台湾问题纯粹是中国家务事,日本要是瞎掺和,就是明着破坏战后定下的规矩”。 可偏偏在这剑拔弩张的节骨眼上,她又敲定要去南非参加G20峰会,这就让人犯嘀咕了:中日两国领导人会不会在约翰内斯堡的会场遇上?能不能借着这机会,给紧绷的关系松松劲儿? G20这场合,从来不是摆样子的政治秀,是全球大国凑一块儿解决真问题的地儿。经济怎么复苏、能源安全咋保障,这些事儿哪一样都绕不开中日合作。 要是中日全程不搭话,不光显得小气,还会错过商量全球经济政策的好机会。高市早苗就算再想抱美国大腿,也得掂量掂量,在这种场合冷落中国,日本能捞着啥好。 说白了,经济这根绳子早把中日捆得死死的,真闹到见面都躲着走的地步,最先扛不住的肯定是日本企业。 2024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还稳在3500亿美元以上,日本汽车行业更是把中国当成了“命根子”——丰田在华一年卖的车,占了它全球销量的28%;本田那些电动车型的核心零件,六成多都得从中国供应商手里买。 高市早苗刚放完涉台的话,转天日本经团联的会长就偷偷去找了自民党干事长,开门见山说:“企业要的是安稳的合作环境,别让政治上的摩擦,砸了大家的饭碗。” 但见面是一回事,想让关系缓和可没那么简单——高市早苗自己挖的坑太深了。她那番涉台言论,可不是随口一说的玩笑话,直接冲破了日本历代内阁的底线。 以前安倍晋三也喊过类似的话,但当时的政府还会圆一句“这是他个人看法”;可高市作为现任首相,在国会这种正经场合把话说死,等于直接往中方的红线上撞。 外交部早把话摆得明明白白:“先纠正错误言行,再来谈中日关系改善的事。”没有这个前提,就算见了面,也只能是尴尬地打个招呼,说不出啥实在的。 更麻烦的是,她这话说完,在日本国内也炸了锅。《每日新闻》做的民调里,42%的人都觉得“首相这话太冒进,搞不好把日本拖进麻烦里”。 不少在野党也放话,要在国会里追问她:“到底有没有算过,这么说可能引发的冲突风险?” 这种时候,高市早苗要是想在G20上找中方缓和关系,总得拿出点实在的态度。总不能一边喊着“台湾有事”,一边又笑着凑过来谈合作——这种两面派的做法,谁都不会买账。 这里面还掺着美国的事儿。这段时间美国一直在撺掇日本搞“印太经济框架”,想把日本当成牵制中国的棋子。 高市早苗出发去南非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亚洲事务的主任特意飞了趟东京,表面上是商量G20的立场,实际上是给她敲警钟:“在台湾问题上,得接着给中国施压。” 可美国又不想真把中日关系逼到绝路——毕竟中国是美国大豆、玉米的大买家,要是中日贸易断了,连锁反应会直接影响美国农民的生计。 这种矛盾的态度,把高市早苗架在了中间:跟中方走太近,会得罪美国;彻底不理中方,又会坑了日本企业。 不过日本在大国之间玩平衡术向来有一套,2022年大阪G20的时候,安倍晋三一边跟着美国喊“自由开放的印太”,转头就跟中方签了RCEP的合作文件。这次高市早苗大概率也会这么干,既不得罪美国,又给中日合作留个门缝。 还有个细节挺关键,G20峰会上的“走廊外交”,往往比正式会谈还管用。这种非正式的接触,不用扛着太多政治压力,还能传递点积极信号,特别适合现在的中日关系。 高市早苗身边的外交顾问最近也放风,说“日方很看重和中方的沟通渠道”,这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毕竟对日本来说,G20是展示自己“经济大国”身份的好舞台,要是因为跟中国闹矛盾搞砸了这次参会的效果,不光会被其他国家笑话,还会让日本在全球事务里的话语权打折扣。 说到底,中日在G20上见面的概率不小,但能不能真让关系缓和,关键还得看高市早苗有没有诚意。中方要的不是空口白话,是她在台湾问题上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的实际行动。高市早苗要是真为日本的利益着想,就得在峰会上拿出点真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