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以色列外长以色列·卡茨突然宣布了。 11月16日,他在社交平台

淡定的枫叶 2025-11-18 14:35:37

就在刚刚 以色列外长以色列·卡茨突然宣布了。 11月16日,他在社交平台写下“不会有巴勒斯坦国”。随后,内塔尼亚胡与多名强硬派跟进表态,口径迅速统一。 这并非临时起意。现行班底依赖强硬阵营支撑,在建国议题上不断加码,底线越画越死,给外界释放的是拒绝空间的信号。 具体到地面,约旦河西岸已有数十万以方定居者,路网、检查点、社区交错,双方接触带长期紧绷。这种格局让任何“边界线”设计都布满摩擦点,稍有调整就牵一发而动全身。 放到外部参照,2024年西班牙、爱尔兰、挪威相继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地位;联合国大会相关投票多次显示支持度在上升。以方此时亮出否定态度,等于直接对着多数立场硬顶。 时间线往前推,近段时间加沙曾出现短暂静火窗口,但空袭与地面行动仍有起落。联合国机构与多家援助组织通报,物资通行审批受限,车队周转缓慢,现场人道压力没有实质缓解。 在这种节奏下,谈判空间被不断压缩,现场风险在堆积。缺少方案出口,武力环路就很难停摆,新的冲突点会不断冒头。 说到可操作的路子,可以看一眼离得不远的南黎巴嫩。我国维和分队多年在那儿排爆、修复道路、维护通道,配合联黎机制把接触线稳定在可控区间,这是一种可复用的秩序维护方式。 反看加沙,通行点开放时断时续,救治、转运、通讯三件套经常同时受阻。只要基础通道打不通,任何重建、安置都难以推进,停火也就缺乏依托。 还有一个关键点是路径设计。外部抛出的临时管控设想并不少见,但若不把后续安排明确写在台面,前线各方缺少约束与激励,静不下来,退不下去。 以色列此番定调,对内能稳住强硬支持面,但对外会加速承认潮与抵制情绪的对撞。两条线同时推进,摩擦面只会扩大,外部斡旋难度上升。 结到这里,路数并不复杂:安全与建国议题必须并行推进,通道、静火、对话三件事缺一不可。把出口堵死,战线就会延长,伤害也会放大。 眼下最现实的动作,是扩大人道通行规模,固定静火窗口,恢复直接对话。只要现场风险降下来,后续安排才有落脚点。 把路修出来,把话说回来,这才是止损的开始。

0 阅读:1
淡定的枫叶

淡定的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