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这下真急了!中国转向美国,签下1200万吨大豆订单,美国豆农喜出望外。 但别急,这并非“偏爱”,而是纯粹的市场选择。价格合适、品质过关,订单自然就来了。 今年10月29日,中粮集团采购了18万吨美国新豆,12月发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今年秋季以来中国首次采购美国新作大豆,而5月至9月期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几乎为零。 美国大豆库存高企,价格跌至三年最低。豆农每英亩亏损高达100-150美元,全行业亏损规模惊人。 艾奥瓦州的豆农唐纳坦言,即便接到1000吨订单,也仅能勉强覆盖种子和化肥成本。而这18万吨订单,仅占美国年度出口总量的0.5%,根本无法缓解库存压力。 巴西的问题出在哪里?产量高达1.67亿吨,近八成依赖中国市场,却在对华出口中屡次出现价格虚高、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中国已暂停五家巴西公司的出口资格,原因包括农药残留和害虫问题。 更关键的是,巴西近期频繁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钢板、大蒜等多个品类。一边依赖中国市场,一边设置贸易壁垒,订单流失在所难免。 如今的中国市场早已不再依赖单一供应源。2025年前9个月,中国进口大豆8618万吨,巴西占比73.9%,美国仅占不到7%。阿根廷对华出口激增91.5%,俄罗斯、坦桑尼亚等新兴供应国也在快速崛起。 国内自给能力也在稳步提升。牧原、温氏等企业大力推广豆粕替代技术,国内大豆产量稳定在2000万吨左右,自给率持续提高。 即便是采购美国大豆,中国也设置了严格条件: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4%、不得含有未获批转基因成分,且交易须以人民币结算。 美国想靠这单生意重振对华大豆出口?难度不小。此前美国对华年出口量可达2700万吨,如今连零头都不到。而中国与巴西签订了5年6000万吨的长期协议,并在当地投资建设仓储设施,美国想夺回市场份额并不容易。 说到底,中国选择大豆供应商的标准很简单:价格合理、质量可靠、合作顺畅。巴西若仍固守旧思路,只会失去更多订单。美国大豆出口 全球大豆进口量 中国大豆需求 美国大豆进口 中国大豆订单 中美大豆价格 全球大豆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