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长崎县官员宣布! 反对高市早苗考虑修改“无核三原则” 2025年11月17

优美清风 2025-11-17 19:48:02

日本长崎县官员宣布! 反对高市早苗考虑修改“无核三原则” 2025年11月17日,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考虑修改“无核三原则”一事,日本长崎县知事大石贤吾在记者会上提出反对。大石贤吾称,作为曾遭原子弹轰炸的地区,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无核三原则”指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1967年,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在国会发言时提出了“无核三原则”。相关原则于1971年在日本众议院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成为日本政府关于核武器的基本政策。2022年,日本政府通过的“安保三文件”中,也明确写入坚持“无核三原则”的基本方针不会改变。(据央视新闻) 长崎的反对声带着历史的重量,1945年8月9日,原子弹在这座城市上空爆炸,据长崎市政府官方统计,当日死亡人数约7.4万人,后续因辐射及相关疾病死亡者更是不计其数。大石贤吾知事的表态,代表着这片曾被核火灼伤的土地最本能的反应。长崎和平公园的纪念碑上刻着:“我们绝不重蹈覆辙”。这句铭文在今天听来格外刺耳。 “无核三原则”在日本社会扎根了半个多世纪,佐藤荣作因提出这一原则获得1974年诺贝尔和平奖,国际社会将其视为日本战后和平主义的象征。2022年日本内阁通过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明确写道:“坚持无核三原则的方针不变。”政策的突然转向让人困惑。这种困惑不仅存在于长崎,前首相菅义伟近日在社交媒体上质疑:“改变这一原则,我们将失去什么?” 核威慑真的是安全的最优解吗?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3年度报告显示,全球核弹头总数仍超过1.2万枚。这些武器的存在没有让世界更安全,反而制造着持续的不安。日本若开启修改无核原则的先例,东北亚的战略平衡可能被打破。韩国统一研究院的报告指出,该地区已经聚集了全球最密集的导弹系统与反导网络。日本的动作可能引发新一轮安全困境,让对话解决问题的空间更加狭窄。 经济代价同样值得深思,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对东南亚出口额达15.2万亿日元,这些国家多数是《禁止核武器条约》的签署国。一旦日本被视为在核政策上转向,这些经贸关系难免受到冲击。三菱UFJ研究机构的分析师指出:“和平国家形象是日本软实力的核心,动摇这一基础将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田中恭子老人今年已经93岁,她在记者会上说:“我活得太久了,久到看见年轻人要重复我们的错误。”这句话道出了最深层的担忧——历史教训正在被遗忘。长崎核爆资料馆里陈列着被熔化的玻璃瓶、烧焦的饭盒,这些物品默默诉说着核武器的真实威力。 政策的调整需要慎之又慎,国家安全确实面临挑战,但解决之道不一定非要突破底线。加强常规防御能力、深化外交关系、参与多边安全机制,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路径。日本作为世界上唯一遭受过核攻击的国家,其选择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这个选择不仅关乎当下,更影响着未来新生代对和平的理解。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9
优美清风

优美清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