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男子为办婚礼从高中同学那里买了8箱五粮液,且约定没喝完的酒可以原价退货。然而男子办完婚礼要去退掉6箱酒时,同学却变卦了,以酒包装拆封影响二次销售为由,拒绝按原价退货。双方多次沟通无果后,男子考虑起诉维权。(来源:1818黄金眼) 据悉,周先生在9月底要办场婚礼,听说高中的同学郑某在当地开了家烟酒店,于是打算在郑某那买个8箱五粮液用于婚宴。 郑某听说周先生要8箱酒,顿时知道来了大单子,所以按照每瓶900元,每箱5400元的价格卖给了周先生。此外,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郑某还同意未喝完的酒可以按原价退货。 周先生没想到郑某这么上路子,也是非常的高兴,在付完钱后就把酒给拖走了。然而这一场婚礼最终就用了2箱酒,所以周先生打算将剩余的6箱酒退还给郑某。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周先生联系郑某退酒时,郑某却以临近假期要跟库房报备为由拖延时间。 到了10月15日左右,周先生再次联系郑某询问进度,郑某却称已经撕开酒箱外包装的,不能按照原价退,只能按照单瓶750元的价格退货,未拆封的两箱酒可以按照770元一瓶价格退。 周先生认为,每瓶酒的单独包装还十分完好,根本不影响二次销售。 郑某则称周先生在撒谎,他找验酒师对那两箱看似完好的酒进行了查验,结果发现胶条是后封的。如果一旦被讲究的人发现,那到时候肯定要赔钱的。 为了这个退酒事宜,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周先生找来了记者。可是即便如此,郑某还是不同意原价退货,郑某宁愿补给周先生每瓶80元,让周先生自己找别人去退。 郑某表示,现在的行情价是770元一瓶,但过段时间会变,自己这里单瓶和单箱都可以退,如果周先生愿意,那就按照这个价格退,如果不愿意那就算了。 周先生为了原价退酒,要求查验郑某的卖酒资格,而郑某直接发了一张姐姐的营业执照,表示自己是帮姐姐卖酒的。 目前,由于双方始终协商不出个结果,周先生打算走诉讼程序解决此事。 对于这个退酒事宜,有不少网友认为郑某不上路子,一开始都承诺得好好的,现在却因为包装问题反悔,同学之间的情分都被他抛到脑后了。同学之间做生意,本就该多些信任和照顾,这么斤斤计较,以后还怎么相处? 但也有人支持郑某,认为五粮液和茅台酒都是单卖和箱卖不一样的价格,周先生把拆开的酒又封起来,这万一要是里面被人放了假酒,损失到时候算谁的?做生意也要讲规则,不能因为同学关系就随意破坏。 那就这个情况来说,周先生要求按照原价退货是否合理呢? 周先生虽然与郑某是同学关系,但他还是以消费者的身份,向郑某购买了8箱五粮液用于自己的婚宴。并且在购买时,郑某承诺可以按照原价来退掉剩余的酒。 从这点来看,郑某是看在了同学面子上的,否则可以拒绝退酒,毕竟这不是网购,没有7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则。除非周先生能证明酒水有质量问题或者酒水就是假的,才能退货。 从二人的聊天内容来看,双方只是约定了按瓶按箱都能原价退,但并没有明确单瓶退和整箱退的区别,也没有明确酒箱拆封与未拆封的区别。 作为消费者的周先生,并不一定会知道这酒水买卖中的一些行规或者潜规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既然郑某承诺过可以原价退单瓶或整箱,又没有明确告知周先生整箱酒开封与未开封是价格不一样的,这就侵犯了周先生的知情权。 此外,按照周先生所说,他原本是打算早点退酒的,但是因为郑某需要向库房报备,导致过了半个月才能退,而这半个月的酒价也出现了变动,导致退货价格出现了变动。 如果这个损失也让周先生来承担,显然违反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现在可以确定的事实是,郑某已经承诺了周先生可以单瓶原价退以及整箱原价退,但郑某并没有明确告知周先生这整箱拆封与未拆封的价格区别,以及多耽误一天就会出现价格变动等。 因此,郑某侵犯了周先生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按照规定,周先生有权要求郑某按照约定的原价进行退货。 最后,很多行业人士都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所有消费者都应当知道他们的行规,但行规只在同行之间适用,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去主动打听。只要作为商家未尽到告知义务,那就是违法的,消费者就有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对于本次退酒事件,您是如何看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