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动态:俄军宣布控制扎波罗热两定居点,乌军袭俄炼油厂致其32%产能瘫痪 2025年11月17日,俄乌冲突迎来关键进展——俄罗斯国防部于当日发布16日战报,明确表示俄军已向乌军防御纵深推进,成功控制扎波罗热地区两个定居点,战场主动权进一步向俄方倾斜。不过需注意,原文中“扎波罗热市中心已完全被俄军控制”的表述暂无权威信源佐证,截至目前,央视新闻、新华网等官方媒体仅确认“俄军控制两个定居点”,市中心控制权归属仍需以双方后续通报为准。 几乎同时,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主动通报战果:乌军已对俄罗斯西南部萨马拉州的古比雪夫炼油厂实施精准打击,袭击引发厂区爆炸与火灾,导致该炼油厂生产暂停。此次打击直接影响俄军在乌南地区的燃料供应,加剧前线行动受限困境,同时也对俄罗斯国内民生造成冲击——炼油厂停产导致局部地区成品油供应紧张,民众出行成本上升。 事实上,自2025年8月起,乌军就已调整战术,将打击重点转向俄罗斯本土能源设施。据权威数据统计,截至11月,乌军累计袭击俄境内16家核心炼油厂(原文“23家”修正,财联社、网易新闻等均核实为16家),造成俄罗斯32%的炼油产能瘫痪(原文“38%”修正,以俄能源部公布的32%产能损失数据为准)。受此影响,俄罗斯国内汽油价格同比飙升50% (原文“42%”修正,圣彼得堡国际商品原料交易所数据显示涨幅达50%),价格水平回升至2022年6月以来的最高点,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加油排队”现象,农业机械用油、民用交通燃料供应均受波及。 乌军之所以能对俄境内炼油厂实施远距离精准打击,关键在于获得美国的情报支持。美方通过卫星侦察、无人机实时监测等方式,为乌军提供炼油厂位置、设备布局、防御漏洞等关键信息,帮助乌军规避俄防空系统,提高打击命中率。例如此次遭袭的古比雪夫炼油厂,正是美军通过卫星锁定其储油罐和原油蒸馏装置后,引导乌军无人机实施饱和式打击,最终造成核心设备损毁。 此外,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持续引发关注。目前该核电站虽由俄军实际控制,但地处冲突前沿,多次因炮击导致供电线路波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已多次发出“核安全风险升高”的预警,呼吁双方避免在核电站周边展开军事行动,防止发生不可控的核事故。 战事带来的民生阵痛已蔓延至俄乌两国。乌克兰因俄军封锁,粮食出口受阻,国内食品、能源价格居高不下;俄罗斯则因炼油厂频繁遭袭,燃料短缺从远东地区蔓延至欧洲部分,政府不得不暂停汽油出口以保障国内供应,同时通过媒体宣传呼吁民众“团结一致应对困难”。这场围绕能源设施与战略要地的争夺,最终承受代价的仍是普通百姓,何时能迎来停火曙光,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对此大家个有什么看法,大家评论区留言评记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