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判了美国的预判。就在美国高调官宣封禁AI芯片第二天,英国媒体就爆出猛料:中国科技巨头获得廉价供电,推动国内AI晶片发展。 这些年AI发展得火,不管是搞大模型还是做智能设备,都离不了高端AI芯片。以前国内的科技企业大多用的是美国英伟达的芯片,比如H100、H20这些型号,几乎垄断了高端市场,十个里有九个半是他们的。 美国一看中国AI跑得越来越快,赶紧祭起封禁的大旗,先是最先进的H100不让卖,后来连专门给中国定制的“阉割版”H20也给禁了,算盘打得噼啪响,觉得没了他们的芯片,中国AI就得熄火。 他们只盯着芯片的技术门槛,却忘了AI这东西从头到脚都离不开电,不管是芯片生产还是算力运行,都是实打实的“电老虎”。 而中国早就把能源这步棋走在了前面,西部的风电、光伏基地建得热火朝天,正好给国产AI芯片铺好了路。 就说甘肃武威的稻盛云智算中心,专门盯着“东数西算”的机遇,靠当地充足的太阳能和风能供电,建了个“风光储充算”一体化的微电网,刚投产就有1000P的国产算力,总规模能到5000P。 这地方平均气温才7℃,算力中心一年能有250天自然冷却,制冷用电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运营成本直接降了25%,年耗电量1亿度的情况下,光电费就能省出1400多万度,这种成本优势美国想都想不出来。 美国封禁刚搞三个月,自己先扛不住了。英伟达堆了45亿美元的H20卖不出去,被迫计提55亿美元减值,市值一下蒸发1600亿,黄仁勋半年里三趟往返中美,急着给中国市场表忠心,又得回头给美国政府画饼。 他们没算到,中国企业早就开始换赛道,字节跳动之前花10亿美元买英伟达A800,结果禁令下来没法交付,直接损失3亿多,转头就全面改用华为昇腾平台重构算力架构。 腾讯更干脆,华北数据中心直接弃用原计划的H20,砸15亿部署上千架用昇腾910B的AI服务器,支撑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 国产芯片就这样借着廉价电力的东风起来了。华为从2019年开始搞昇腾生态,短短六年就追平了英伟达,新一代910C实测效率甚至超过了H100,之前被美国吹上天的H20,现在连给国产芯片提鞋都不够。 2024年第四季度,昇腾910B的出货量一下涨了3倍,寒武纪这些企业也跟着发力,国内AI芯片市场里,国产货的份额已经占到35%,眼看就要突破50%。 反观英伟达,在中国高端市场的份额从95%跌到几乎归零,黄仁勋都不得不默认中国区收入为零,嘴上喊着“不会卖最先进芯片”,身体却很诚实,忙着推各种“合规版”芯片想抢回市场。这背后全是电力成本在撑腰。 AI芯片训练起来就是个吞电怪兽,一台服务器一天能烧几千度电,要是电价高一点,光电费就能把企业拖垮。西部的绿电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0.3元一度的电价比东部低40%,大模型训练成本直接降了三成。 稻盛云智算中心要建25000P的零碳算力集群,靠的就是当地源源不断的风光电,这种“算力+电力”的组合拳,美国想模仿都没条件——他们的风光资源要么离数据中心太远,要么输电成本高得吓人,根本做不到这么低的电价。 等美国政府反应过来,想靠解禁H20挽回局面时,早就晚了。 中国企业吃过一次亏,谁还愿意把命脉再交到别人手里?再说国产芯片性能已经追上,价格还更便宜,背后还有稳定的廉价电力兜底,根本没必要再看美国脸色。 黄仁勋自己都警告,要是丢了中国这个未来能到500亿美元的市场,美国芯片企业得面临收入、税收、就业三重流失,这就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到底,美国只算到了技术封锁的账,没算到中国早就把能源基础打牢了。 他们以为卡断芯片供应就能卡住脖子,却没想到中国用廉价电力搭了座桥,直接绕开了封锁。 现在国产AI芯片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开始形成自己的生态,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讯飞星火系统全用上了国产芯,这波操作属实是预判了美国的预判,让所谓的技术封锁变成了国产芯片崛起的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