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 日本又强硬起来了,说“谁敢提琉球问题,谁就是改变现状。”还说“希望某个东方大国别再提。”咱们提琉球是改变现状,那你不让提琉球才是维持现状?琉球历史上是独立王国,1879年被日本武力吞并。二战后琉球交给美方托管,1972年美方把行政权私自交给日本,但并不是基于全岛公投,因此至今仍有争议。 瞧瞧这话说的,仿佛谁开口谁就成了“破坏分子”。可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有自己的筋骨和血脉。琉球王国曾经矗立在东海之上,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宫廷制度,明清两代还接受中国册封,形成独特的“双属”地位。直到1879年,日本强行推行“废琉置县”,用刺刀终结了这片土地五百年的自主岁月。那段往事,琉球人自己编写的《琉球历史物语》里写得明明白白,可不是谁嗓门大就能抹去的。 二战后的《旧金山和约》倒是把琉球交给美国托管,可1972年华盛顿私自一转手,把治理权“交还”日本时,压根没问过琉球人的意见。岛上民众当年举着“我们是琉球人,不是日本人”的标语走上街头,抗议声音至今还在冲绳的反基地运动中回响。日本政府口口声声“维持现状”,可这现状是什么?是掩盖历史真相的现状?还是剥夺民众自决权的现状? 国际法上有个词叫“民族自决”,《联合国宪章》写得清清楚楚:人民有权自由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可琉球人呢?他们连一次像样的公投都没等到。日本一边对琉球故土谈“现状”,一边却在钓鱼岛问题上高调宣称“不存在争议”,这套双标玩得实在溜。更讽刺的是,日本自己对北方四岛天天喊着“主权归属”,怎么到了琉球这儿,连提一句都成了“改变现状”? 回看东亚近代史,琉球的命运几乎是一部被强权轮番支配的悲剧。它像一块被随意转手的玉石,表面的光泽掩盖不了内部的裂痕。如今日本某些势力越是回避讨论,越暴露了心底的不安——他们怕的不是别国提起,而是琉球人日益觉醒的记忆和追问。 其实很多日本学者比政府诚实,早稻田大学历史系教授丰见山义曾在专著中承认:“琉球处分本质上是殖民行为。”连日本本土的良心都承认这段过往,当局者却试图用“封口”政策把问题扫进地毯下面。问题是,地毯底下堆多了,总会绊倒自己的。 我们谈论琉球,不是要撕裂什么,而是要正视被遗忘的公正。如果连历史的真相都羞于提及,所谓的“地区稳定”不过是沙上筑塔。别忘了,琉球群岛上那首古老的歌谣还在传唱:“忘根之人,如海上浮萍。”根脉断了,精神还能立足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勿忘我
中国有责任有义务帮助琉球国家实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