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名俄军渗透红军城,激战半天竟没发现一名乌士兵,机器人和无人机成死守红军城主

深度评说 2025-11-16 10:44:07

500名俄军渗透红军城,激战半天竟没发现一名乌士兵,机器人和无人机成死守红军城主力。 前线记者消息,俄军在24小时内对红军城实施了400轮炮击,可以说基本上不给乌军任何喘息机会。如今乌克兰基本上完全失去了对红军城的控制,剩下的乌军也就是用最后的抵抗拖住俄军。对于乌克兰而言,他们在红军城继续坚持抵抗唯一的意义就是用生命消耗俄军,给俄军制造麻烦、消耗和伤亡。 据报道,俄军已经占领了红军城95%的地盘,并且俄军突击队攻入红军城之后发现几乎没有抵抗,十分轻松的控制了大部分地区。俄方披露消息,在1公里的防线上,俄军只发现了4-7名乌军步兵驻守。俄军打了半天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激烈交火之后没有发现乌军士兵,仅仅发现大量来机器人和无人机。可以说,整个战斗过程,都是乌克兰士兵背后指挥无人机和机器人与俄军作战。 乌克兰已将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深度整合到作战中,力图通过技术优势抵消俄军在兵力及传统装备上的优势。乌克兰FPV无人机用于精确打击及侦察,仅仅10月份就使用无人机打击了约77,000个敌方目标。同时乌克兰每日部署约7000至9000架无人机用于防空和防御,同时还用无人机承担红军城的给养运输任务。 乌克兰每年可生产约400万架各类型无人机,当前的无人机生产能力甚至超越了美国。乌克兰地面无人系统向前线部队运送了近300000公斤的给养。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已深刻改变了乌克兰的作战方式,其核心逻辑是用技术替代血肉之躯,给敌人造成更大杀伤,同时也用这样的方式守住自己的阵地,保持住对俄军的消耗。 乌克兰除了无人机之外,还从北约引进了大量机器人,而这些机器人也成为了乌军重要作战方式。在危险的前线,特别是被称为"杀伤区"的地带,地面机器人主要承担高风险的物流和医疗任务,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乌军第46空中突击旅使用的"Murakha"地面无人机,能在炮火下向"杀伤区"运送弹药或撤离伤员,单次充电可行驶超过40公里,有效载荷高达500公斤。 爱沙尼亚THeMIS 无人地面车辆、荷兰无人作战车辆、英国"Brit Alliance Dog" (BAD2) 机器狗还有美国也向乌克兰援助了一定的机器人。英国的BAD2机器狗 是个典型例子能进入建筑物、战壕等无人机难以施展的复杂环境进行侦察。乌克兰一些THeMIS无人车也集成了机枪、榴弹发射器甚至反坦克导弹等武器模块,用于直接作战。 无论是THeMIS还是波兰的KUNA系统,都强调模块化,这意味着同一平台能通过更换不同任务模块,快速在运输、救护、战斗等角色间切换,适应性极强。可以说,大量无人机和机器人作战,也彻底改变了战场态势。

0 阅读:138

猜你喜欢

深度评说

深度评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