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收货,监理看报告,材料却脆得像纸片 前一阵有人去银巴铁路工地看了看,发现

劳作的人 2025-11-15 19:25:16

施工方收货,监理看报告,材料却脆得像纸片 前一阵有人去银巴铁路工地看了看,发现桥上的橡胶垫板很有问题,用刀子一划就开,用手一拉就断,完全不像该有的样子,后来送去检测,拉伸强度只有1.78兆帕,国家标准要求至少12兆帕,差了将近八倍,更严重的是,检测结果显示这根本就不是三元乙丙橡胶,而是便宜很多的异戊二烯橡胶,这种材料耐老化性能差,抗磨损能力也不行,用在高铁桥上,就像是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这个项目由中铁十六局负责,今年五月他们发布过采购公告,明确要求使用三元乙丙橡胶,不能掺杂再生胶,还要带有厂家标识,但现场这些橡胶板没有任何品牌标记,相关参数也无法查到,按理说这类材料不该进入工地,可现在已经铺设了九千块,第四批还在运输途中,国家铁路局在十四号发布了通报,兰州方面派出调查组进行核查,中国铁建的股价当天也有所下跌,事情闹得挺大,但问题其实早就存在了。 项目部的人说他们只关心抽检报告,不看材料的具体性能,第三批送检的报告显示拉伸强度是14.1兆帕,已经达标了,但记者自己送了同一批次的样品去检测,结果只有1.78兆帕,这个差距很大,明显是有问题,监理公司属于兰州铁路局下属单位,他们也表示流程没问题,只要报告合格就放行,总共进场九千块材料,抽检只抽了三块,比例还不到万分之三,这么少的样本很难代表整体质量,让人怀疑是不是专挑好的送去检测,差的全用在工程上了。 这种材料成本很低,利润又高,供应商自然愿意偷偷替换,采购公告上虽然写明不准用再生胶,但根本没有规定现场怎么抽查,全都依赖厂家自己出检测报告,这就等于把质量控制的权力完全交给了供货方,其他铁路项目一般每批至少抽检百分之五,还会请第三方机构做随机复检,银巴这边基本没怎么做,监管几乎成了摆设,谁都可能钻这个空子,我不相信监理和施工方一点都没发现,可能是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工期压得紧,没人愿意多生事端。 专家指出,这种橡胶垫板原本起到缓冲作用,现在失去弹性,钢梁和混凝土槽直接硬碰硬,时间久了接缝就会开裂,水渗进去导致钢筋生锈,桥体寿命缩短,这不是马上坍塌,而是慢慢损坏,等发现问题可能已经来不及,最麻烦的是这些垫板没有厂家标识,以后出问题找不到负责方,工程材料如果连源头都追溯不了,整个项目的风险就全部转嫁到乘客身上。 这几年铁路出问题,常常是小零件惹的祸,像防水卷材、支座、橡胶垫这些看着不起眼的东西,其实起着关键作用,大家总把注意力放在钢筋水泥上,忽略了这些辅助材料,结果反而最容易出岔子,我认为应该把这些功能性橡胶件全都纳入强制第三方盲样检测,不能光靠供应商自己提供数据,现在的标准太宽松,等于给劣质材料开了绿灯,工地上的事情不能只看纸面报告,得看实物能不能顶得住。 我见过很多工地,验收时大家图省事,只要报告上盖章就行,可材料好不好不是看报告,而是要看它能不能用十年二十年,现在高铁跑得越来越快,对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连一块垫板都不能马虎,这事如果处理不好,以后大家都不敢坐火车。

0 阅读:65

评论列表

白日做梦

白日做梦

6
2025-11-16 06:22

太可怕了,必须严查重罚!!!

劳作的人

劳作的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