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石破茂于11月13日率先发难,在一档电台节目中公开反对并质疑首相高市早

芸霄记史 2025-11-15 18:02:06

日本前首相石破茂于11月13日率先发难,在一档电台节目中公开反对并质疑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打响了针对其相关表态的反击第一枪。高市早苗此前曾宣称,若“台湾有事”且伴随武力攻击,可能被认定为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这番言论被石破茂直指几乎等同于“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危险表述。     在日本政坛,处理涉台问题一直有一条心照不宣的规矩——避免明确对华画下红线,即便是最早在政治上提及“台湾有事论”的安倍晋三,也清楚这一议题的敏感程度,从不在正式场合直白宣称日本会采取具体行动。   这种长期的克制,是为了不让局势走向失控,也是防止让日本陷入被动局面。     高市早苗的公开讲话直接冲破了这种默契,把日本的战略模糊推向了极端清晰,她的说法,如同告诉外界,一旦台湾爆发冲突,日本就会进入应战模式,这在许多政界人士看来,已经不是普通的外交表态,而是一次高风险的政治宣战。     石破茂的反对并非只是情绪化的批评,他列出了原因。在他看来,这样的强硬宣示,不会让日本的威慑力增加,只会放大地区紧张局势,高市早苗的做法忽视了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也没有给未来外交留下回旋空间,一旦言出必行,日本将失去灵活应对危机的能力。     石破茂回顾了自己担任首相时的方针:面对台湾问题,公开讲话要慎之又慎,避免让对外政策陷入不可逆的承诺。他强调,日本历届政府都是这样做的,并非软弱,而是一种战略智慧——保持模糊性,让对方猜不透你的底线。     这场争论实际上暴露了日本政坛在安全战略上的分歧。高市早苗代表了一种急于表态、以硬碰硬来展示决心的激进路线,相信明确的立场才能形成威慑。而石破茂则代表了审慎派,主张用灵活和不确定性为日本争取更多选择空间。     这是日本政坛两种战略思路的碰撞,它预示着未来日本在地区敏感问题上的态度,可能会因为内部立场的摇摆而出现更多不确定性,也意味着日本在关键时刻所作的决定,可能会在国内外引发巨大争议。

0 阅读:51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