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女子在一栋公寓开酒店,从3楼到6楼都装修了房间,谁知,二楼突然开了一家

在下雒无畏 2025-11-15 12:00:00

河南郑州,女子在一栋公寓开酒店,从3楼到6楼都装修了房间,谁知,二楼突然开了一家KTV,24小时营业,噪音不断,搞得3楼的顾客纷纷投诉。女子找到KTV老板要说法,KTV老板承诺每天支付女子500元。可对方只支付了5个月就不支付了。女子给KTV老板打电话不接,微信也不回。无奈之下,她通过媒体联系上了老板,对方却委屈的说:音响等设备也已整改了,自己也找专业人检测了,KTV噪音在35分贝,是合格的。女子却说:30分贝以上就是噪音。 郑州一栋公寓楼里,王女士的酒店曾是不少旅客的首选,三层到六层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客源一直很稳定。   可自从二楼开了家KTV,她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每天睁开眼不是接订单,而是接投诉电话。   让王女士揪心的是顾客的反馈,有客人说躺在床上能清楚听见楼下唱《荷塘月色》,跟着哼词都没问题。   还有位神经衰弱的顾客,被凌晨四点的蹦迪声熬到崩溃,天没亮就要求退房。   更直观的是,房间里的床都好像会跟着音响的节奏震动,想睡个安稳觉根本不可能。   原本满房的三层,渐渐没人敢住,线下不敢卖,线上也不敢挂,八间装修精致的房间就这么空着,王女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实在没办法,2025年5月,王女士找到KTV的李老板谈这事。   李老板没否认影响,双方商量后达成协议,虽然受影响的是八间房,但为了核算方便,按五间算,每天给王女士500元补偿。   接下来五个月,李老板每天都准时转钱,王女士心里的石头暂时落了地,想着至少损失有了弥补。   可到了10月,这笔补偿突然断了。   王女士打电话没人接,发微信也没回应,找到KTV,工作人员说做了隔音,白天没噪音。   后来通过媒体联系上李老板,他一肚子委屈,说已经给了6万,信用卡都刷空了,实在拿不出钱。   李老板还说,自己早就找人调整了音响,专业机构检测噪音只有35分贝,完全合格。   王女士根本不认可这个说法,她带着记者在周六晚上实测,分贝仪最高飙到48.9分贝。   更让她不解的是,公寓楼按规定不能开KTV,可这家KTV不仅开了,还靠着24元3小时的低价,从早上7点半营业到次日7点,客人络绎不绝,噪音就没停过。   她找过李老板的合伙人袁先生,对方却把责任推回给李老板,两人互相推诿,没人愿意解决问题。   这件事里,双方都有自己的难处。   王女士投钱装修的酒店,因为噪音生意一落千丈,李老板可能也没想到经营压力这么大,补偿五个月后无力支撑。   要是一开始双方能多些沟通,李老板整改时能主动让王女士知情,王女士也能理解经营的不易,或许不会闹到这个地步。   互相的尊重和理解,本是解决矛盾的基础,可双方后来的逃避和推诿,让问题越积越深。   现在破局的关键,其实藏在两个关键点里。   一是KTV的经营资质,要是这栋公寓是住宅性质,根据规定根本不能开KTV,相关部门介入后自然能厘清责任。   二是噪音的实际影响,检测数据不能只看纸面,顾客的真实体验、夜间实测的高分贝,这些都能证明噪音对酒店经营的干扰。   王女士已经把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也准备好协议、检测记录和差评等证据,要是协商不成,就通过法律途径要回补偿,挽回损失。   目前双方还在僵持,可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这场纠纷都提醒着大家,做生意不能只顾着自己,多考虑邻里和同行的感受,遇到问题主动沟通,总比逃避推诿更管用。

0 阅读:466
在下雒无畏

在下雒无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