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消息 11月14日,美联储官员施密德公开表示,他支持停止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决定,但同时警告进一步降息可能会对通胀产生持久影响 这番话一出来,大家瞬间就明白,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控就像走钢丝,稍不注意就可能失去平衡。现在的问题是,既要应对市场上流动性紧张的压力,又得提防通胀卷土重来 美联储已经调整了三年,打算停止“缩表”——也就是不再像之前那样,每月卖出国债和房贷支持证券(MBS)来回笼资金。可以说,这是给市场松了口气,不再把流动性压得那么紧了。而且,12月1日美联储会正式宣布停止缩表,所有到期的MBS资金都会转投短期国债,缓解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大家看到了,紧张的市场终于有了一点喘息的空间 但通胀问题依然悬在头上。11月的美国CPI数据显示,通胀依旧高企。去年12月美联储大力加息,已经把利率推高了500多基点,但如今通胀数据依然没有回到美联储希望的2%目标线。施密德对于10月的降息决定并不看好,他的担心是,如果现在再放松货币政策,可能会给通胀再加一把火,之前辛辛苦苦加息的成果就可能付诸东流 有意思的是,市场之前对降息的期待可谓是满满的,CPI数据一出,降息的预期直接飙升到96.2%。但鲍威尔和施密德的一番话,瞬间把这个预期“泼了冷水”。他们明确表示,12月的降息并不确定,现在市场对降息的押注已经从96.2%降到71%,这一变化,直接引发了美股的波动,投资者们纷纷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 事实上,美联储内部也不是一片和谐,10月的降息就有两位委员持不同意见,施密德支持保持利率不变,另外一位委员则主张应该降息50个基点,鹰派和鸽派的争论似乎还在继续,连鲍威尔都在中间努力寻找平衡,毕竟 当前经济形势复杂,无法轻易做出决策 说到流动性问题,纽约联储透露,过去三周市场上的流动性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有重新买债券的可能性,你没看错,刚停止缩表,他们又开始考虑扩表了,这个节奏之快,让人有些反应不过来 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也并非一片乐观。虽然就业市场还在维持稳定,但企业投资态度变得更为谨慎,消费者的支出也开始降温 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并不高,这也让美联储更加犹豫,降息的话怕通胀回升,不降息又怕经济增速放缓,真是进退两难 对于美联储来说,眼下的两难局面,其实源自于早前货币政策调整的节奏问题,加息和缩表的力度过猛,导致了市场流动性紧张,现在,他们想紧急刹车,却又怕通胀反扑,所做的一切看似是在修补之前的决策失误,未来能否稳住局面,还真不好说 这场货币政策的博弈,考验的不仅是美联储的决策能力,更是全球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信心美联储能否在这一局势下找准合适的平衡点,依然是个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