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有想到,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回到地面第一件事不是紧急与家人取得联系,而是

忆苦要思甜 2025-11-14 23:46:59

谁都没有想到,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回到地面第一件事不是紧急与家人取得联系,而是第一时间感谢了我们伟大的祖国。11月14日,返回舱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刚走出舱门、还带着太空风尘的他,面对镜头声音略带沙哑却无比坚定:“感谢所有为我们安全返回保驾护航的人们,感谢祖国,我们回来了,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没人怀疑家人在他心中的分量,这份先谢祖国的选择,恰恰藏着最动人的赤诚,203天的太空辛苦驻留,刷新了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纪录,这份漫长坚守从不是孤军奋战。 陈冬带领乘组完成4次出舱活动,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开展59项科学实验。每一步突破背后,是地面无数科研人员的日夜坚守,是航天工程体系的无缝衔接。 天舟九号送去6.5吨物资,新一代飞天舱外服实现“4年20次”在轨寿命,3.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技术保驾护航。祖国的硬核实力,是航天员最坚实的后盾。 在轨期间,他们培育出高质量蛋白晶体,照料斑马鱼生态系统,创下3100摄氏度空间材料加热纪录。而且还推迟归期并与神二十一号乘组协同补做实验,取得的这些成果,让中国航天在多个领域实现领跑。 东风着陆场早已严阵以待,信号保障车、搜救车队、专属医监医保车全方位集结。从发射到返回,祖国用最周密的守护,迎接英雄回家。 陈冬三上太空,从神舟十一号到神舟二十号,见证着中国航天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他的感谢,是全体航天人的共同心声。 这份家国情怀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信仰。当个人梦想与国家使命同频共振,就能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祖国的支撑;每一次凯旋,都是家国同心的见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0
忆苦要思甜

忆苦要思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