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到宝”了![听歌] 就在今天,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一项令人振奋的找矿成果:辽宁省成功探明了国内首个千吨级的超大型金矿床——大东沟金矿。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单体金矿床。 根据官方通报,关于这座“宝藏”的几个关键数字令人惊叹:黄金储量在海拔负720米以上范围内,累计探明金金属量高达1444.49吨,金矿石总量达到25.86亿吨。 平均每吨矿石中含金0.56克,属于“低品位”矿,但已通过开发利用经济性论证,预期效益良好。 矿体埋藏在地下负913.06米至115.08米之间,最大走向长度3128米,平均厚度达263.35米,最厚处超过513米,是一个体量巨大的矿藏。 大东沟金矿的找矿线索最早可追溯到1983年。 在2009年和2015年,地质工作者通过普查找矿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真正的突破发生在2024年。 辽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创新性地实施了“普详勘一体化”的勘查模式,协调18家单位进行“大会战”。 在勘探高峰期间,现场有45台钻机同时运转,近千名工作人员协同作业。 通过自筹近2亿元资金,团队仅用了15个月就完成了野外工作,并于2025年8月提交了勘探报告,开创了国内“短周期、高质量”的金矿勘查先河。 可能有人会疑惑,平均品位0.56克/吨意味着什么?在金矿开采中,这确实属于低品位矿床。 但它的巨大价值在于其超大的规模和可露天开采的特性。 庞大的矿石量弥补了品位上的不足,加上露天开采成本相对较低,使得整体开发在经济上具备了可行性。 这与我国华北陆块北缘西段成矿带以及已采完的浙西—闽西成矿带上的大型露天金矿情况类似。 大东沟金矿的发现,其意义远不止于黄金本身,它极大地夯实了国家的黄金资源战略储备,是维护金融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 作为辽宁省的重点项目,大东沟金矿将对打造辽东世界级黄金产业基地、服务东北全面振兴产生深远影响。 此次事件掀起了网友热议的浪潮。 “东北这回真捡到宝了!建议直接改名叫‘大金沟’!” “1444吨黄金埋在地下,这简直是躺在地下的万亿宝藏!希望开采后能真正惠及当地百姓,把税收用在教育、医疗这些民生领域。” “作为辽宁人,看到这条新闻太提气了!期待家乡能借着这股东风,吸引更多人才回流,重现老工业基地的辉煌。” “98名工程师带千人工队,15个月完成勘探,这效率打破纪录了。说明我们的勘探技术和团队协作能力已经世界领先,这比黄金本身更值得骄傲。” “大家先别急着算能打多少金镯子。这种大型矿产从勘探到实际投产还需要好几年,而且黄金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不会因为一个矿发现就大幅波动。” “如果说有什么比黄金更珍贵,那就是寻找黄金过程中积累的技术、经验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才是真正的‘无价之矿’。” 各位朋友,面对这座“黄金长城”,您最关心什么? 是它对你我日常投资黄金的直接影响,还是它对东北经济振兴的长期拉动? 又或者您更好奇:在深达千米的地下,还藏着多少我们尚未发现的宝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信息源:央视新闻、东北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