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现在的情况是,一个不卖光刻机,一个不卖稀土,那么到底是中国先解决光刻机,还是

蕊蕊聊过去 2025-11-14 18:37:56

中美现在的情况是,一个不卖光刻机,一个不卖稀土,那么到底是中国先解决光刻机,还是美国先解决稀土?   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科技领域成了主战场。美国通过层层出口管制,封堵先进光刻机对华销售,荷兰ASML的EUV设备基本停供中国市场。这事儿从2018年起步,2025年更严,商务部扩展管制到部分DUV浸没式工具,影响中芯国际等企业生产线。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第61号公告加强稀土出口许可,覆盖钕、镝等关键元素和永磁体,合规审查严上加严。 不过,11月9日又暂停部分矿产管制一年,给全球供应链喘口气。 光刻机这块,美国管制是想拖慢中国半导体脚步。ASML 2025年展望显示,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比42%,但高端EUV交付延后,DUV成了主流。 全球芯片制造离不开这玩意儿,它决定图案精度,从14纳米到5纳米,全靠它曝光硅片。我们中国被逼到墙角,却没坐以待毙。中芯国际4月24日宣布,用DUV加SAQP技术做出5纳米芯片,不靠EUV也能行。 SAQP就是多重曝光,一层层图案叠加,成本高点,但解决了“有没有”的难题。台积电早验证过这路子,我们现在量产10纳米,7纳米指日可待。 零部件上,突破一个接一个。河南东微电子的自研直线电机,通过中芯认证,这可是光刻机的精密心脏,以前全进口,现在本土化。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速激光干涉仪,让组装更准,配件整合无缝。产业链齐全,从光刻胶到刻蚀机,都到5纳米水平,全球唯一能凑齐全套的国家就是中国。 ASML还能卖DUV,不用美国点头,中低端需求稳住。被封锁倒逼创新,十四五规划投4550亿元,设备投资猛增,SMIC 9月启动本土浸没式DUV测试。 这不是吹,是实打实的韧性。 稀土那边,美国自找苦吃。加州芒廷帕斯矿品位高,当年供应全球70%,结果环保事故一出,2002年关厂,后来中国廉价供应抢了市场。 现在醒悟了,想重建链条,却晚了。MP材料是美国唯一提炼商,2025年三季度产量1300吨,不到中国千分之五,精矿4.5万吨也炼不出多少。 他们停了对华销售,季度亏更大,债务两亿多,印第安纳基地拖到2028年投产。 提炼技术落后,中国4N纯度量产,美国还在实验室转悠,军用芯片全靠进口。 设备也造不了,以前厂家破产,想买得找中国供应商。绕道马来西亚、新加坡加工厂?那些用中国技术和材料,出口还得中国审批。2025年三季度,三批美国订单不合规,被打回去。 国防部90%稀土从中国来,替代材料更是扯淡,钕镝的4f电子特性,AI芯片少不了,英伟达GPU断供产能降40%。   美国砸钱补窟窿,7月10日MP和国防部签公私伙伴协议,投4亿美元建磁体厂,加重稀土分离。 8月15日又跟五角大楼合作,4000万刀切中国依赖。 10月27日跟日本澳洲签框架,多元化供应。 但环保法规卡脖子,人才技术断层,至少三五年才能跟上中国标准,远水解不了近渴。中国占全球加工80%以上,管制一出,美国国防链直接抖。 对比起来,中国光刻机是技术攻坚,有替代方案、零部件突破、产业链支撑,时间问题。美国稀土是产业空心化,重建比登天难,钱砸下去也绕不开中国技术。 这事儿说到底,考验的是战略定力。中国半导体市场份额2025年占全球34.4%,设备投资领跑,EUV虽落后10-15年,但DUV路径买时间。 美国想脱钩,MP股价泡泡涨,贸易战推波助澜,可供应链根基不牢,风险全自己扛。 我们这边,政策指引企业协作,创新氛围浓,高质量发展稳扎稳打。 展望下步,中国继续深化科技自立,半导体跃升加速,推动经济内循环。美国得解内部环保和资金纠葛,进程曲折。全球科技平衡,需要大国担当,中国愿意合作,但底线不动摇。  MCN双量进阶计划

0 阅读:42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