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大国,日本对美国的态度从来都毕恭毕敬,对俄罗斯的态度也是敬畏有加。唯独到了我们这里,他们不是张牙舞爪就是肆意挑衅,似乎从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我们承认,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美苏两超全球争霸。在经济发展方面,日本确实比我们强大。如果这就是他们轻视我们的理由,也能勉强说得过去。 日本这种“逢强则弱、逢弱则强”的态度,骨子里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恐惧算计。美国人的原子弹在广岛长崎瞬间带走数十万生命,那种毁灭性打击让日本社会至今心有余悸。西伯利亚的寒风中,数十万日本战俘在苏联劳改营里苦苦挣扎,活着回来的不足半数,这种痛苦经历造就了日本对俄罗斯的深深畏惧。 唯独对中国,日本表现出令人费解的轻慢。二战结束后,中国以德报怨,将四百万日本侨民和战俘安全送返本土,连战争赔款都主动放弃。这份宽容却被某些日本右翼解读为软弱可欺,甚至将中国的善意视为“有机可乘”。 历史是最好的照妖镜。甲午战争后日本从中国获得相当于其四年GDP的巨额赔款,二战期间从中国掠夺的资源成为其战后复苏的资本。这些历史经历让日本形成了一种扭曲的逻辑:谁对它狠,它就怕谁;谁心慈手软,它就蹬鼻子上脸。 日本的外交策略始终围绕着“脱亚入欧”或“脱亚入美”的思路打转。明治维新后日本选择“脱亚入欧”,二战后又将自己绑在美国战车上。如今中国崛起不可阻挡,日本却陷入战略焦虑,试图通过“印太战略”构建海洋国家联盟来平衡中国影响力。 美国的亚太战略无疑给日本提供了挑衅的底气。日本自以为有美国做靠山,就可以在东海、南海问题上不断试探中国底线。这种挟美制华的心态,结合日本国内经济地位下滑的“末日恐慌”,使其政客需要通过对外强硬来转移国内矛盾。 俄罗斯学者卡申点破了问题的关键:日本不怕中国,是因为中国太讲道理。他们吃准了中国一贯克制的行事风格,认为挑衅中国是“零成本,高收益”的买卖。这种精明的投机算计,暴露了日本外交的实用主义本质。 今天的中国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经济总量是日本的三倍,军事实力远超日本自卫队。从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划定到钓鱼岛海域的常态化巡航,中国维护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日本那些挑衅行为,不过是中国崛起过程中几只嗡嗡叫的苍蝇。 国际政治有时就像丛林社会,善良未必换来感激,强硬反而赢得尊重。日本这种“畏威而不怀德”的民族性,决定了它在国际关系中只认实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我们有更多手段让日本明白:挑衅中国需要付出沉重代价。 日本的战略误判注定失败。中国崛起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日本若执意与中国对抗,只会让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唯有正视历史、尊重现实,日本才能找到在亚洲的正确定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用户45xxx60
原因只有一个
用户25xxx84
当初就应该让小日子也去挖矿[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