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斩首”警告删除,日方以为我们怂了,其实是换了条更狠的!   这话得从日本首

史之春 2025-11-14 17:23:20

中方“斩首”警告删除,日方以为我们怂了,其实是换了条更狠的!   这话得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挑衅说起。她上台没几天就蹦出来说瞎话,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的“存亡危机”,还暗示自卫队可能动手。   咱们驻大阪的总领事气不过,发了条帖子说要“斩掉肮脏的头”,结果没过多久这帖子就删了。日本那边不少人立马得意起来,觉得咱们是怕了,连句硬话都不敢留,其实他们根本没看懂这里面的门道——删帖不是认怂,是咱们换了种更聪明也更致命的打法。   要知道,外交官说那种狠话,虽然解气,但容易给日方抓着把柄小题大做,反倒让他们把焦点从“干涉中国内政”转移到“外交礼仪”上。咱们干脆顺水推舟删了帖子,转头就拿出了真家伙。   首先在外交上就没给他们留面子,外交部发言人直接抛出“灵魂三问”,追问他们是不是要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是不是要破坏中日之间的老规矩、是不是想把两国关系往火坑里推。这三连问一下子就把高市早苗架在了火上,让她不得不出来解释,说之前的话只是“假设”,这其实就是逼着她认怂了。   光说硬话还不够,真刀真枪的反制很快就到了经济上。日本的水产品一直靠咱们中国市场吃饭,之前福岛核污水排海,咱们放宽过进口限制,北海道的渔民刚缓过点劲来。高市早苗一放狠话,咱们立马就加强了对日水产品的辐射检测,明确说了“有问题就禁”。这一下可把日本渔民急坏了,本来盼着年底卖个好价钱,结果生意又悬了。   其实这只是个开头,日本的汽车、半导体这些支柱产业,更离不开咱们。他们造汽车的电机、手机里的芯片,都得用稀土,而咱们手里握着全球九成的稀土精炼本事,日本八成的稀土都得从咱们这买。之前他们试探着搞半导体限制,咱们稍微收紧点稀土审批,丰田就减产了,索尼利润直接掉了快三成。要是真动真格的,他们那些工厂就得“无米之炊”。   更狠的是,咱们还在国际上戳了他们的痛处。大家都知道日本二战犯过的错,《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早把他们的战后定位写得明明白白,现在居然还敢插手台湾问题,这不是打自己脸吗?   咱们在联合国直接提了这事,还点出了冲绳原住民的权益问题,一下子就让日本在国际上站不住脚。本来他们还想靠着美国撑腰装强硬,结果这一下暴露了自己的历史包袱,不少国家都跟着质疑他们的动机,让日本官方急着到处解释,狼狈得很。   而且咱们这打法特别有章法,不是一味地硬刚。这边刚加强水产品检测,那边就宣布把对日30天短期免签政策延长到2026年底,让日本的航班和中小企业能接着受益。这意思很明确:想合作赚钱,咱们欢迎;但要是敢碰台湾这条红线,那就别怪咱们不客气。   这种“给甜枣又打巴掌”的路数,正好戳中了日本的软肋——他们经济上离不开中国市场,安全上又想抱美国大腿,这种左右摇摆的毛病,碰到咱们这种软硬不吃的打法,根本没法应对。   最关键的是,咱们还亮了亮军事上的底气。就在高市早苗放狠话的时候,日本自卫队的干部代表团正好在咱们这儿参观,去了陆军部队,还看了海空军的设施。咱们没跟他们喊口号,就是实实在在展示咱们的实力,让他们亲眼看看,真要是敢动手,咱们的一体化作战体系可不是闹着玩的。   日本本土又窄又长,没什么战略纵深,他们的军事基地随便就能被盯上,真打起来根本扛不住。这比说十句“斩首警告”都管用,让他们从根上明白,动武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你看,删了那条帖子根本不是怂,反而是咱们更有底气的表现。以前可能还会跟他们费口舌,现在直接用实际行动说话:经济上打你的痛处,外交上揭你的老底,军事上亮你的底牌,还留着合作的口子让你自己选。   日本现在才反应过来,之前那点得意劲儿早没了,高市早苗也不敢再乱说话。这就是咱们的智慧,不跟你拼狠话,就跟你算实账,让你清清楚楚知道,挑衅中国的核心利益,到底要付出多大代价。这种反击,可比一句“斩首”警告狠多了,也管用多了。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