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就拿塔克拉玛干沙漠来

史之春 2025-11-14 17:23:20

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就拿塔克拉玛干沙漠来说,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有178亿吨,但为什么放着这么多油不采,年年还得花大价钱进口?   咱先算笔经济账,这账一对比就明白为啥不着急采了。塔克拉玛干的石油藏得太深了,大多埋在地下8000米甚至更深的地方,打一口井的成本高得吓人。有数据说,这儿一口超深井的投资就得1.2亿元,是东部那些浅井的10倍还多。   而且挖出来的成本也贵,一桶油差不多要30美元,可中东那边的油田,油层浅得很,有的才埋一两千米,挖一桶成本才3块多美元,连咱们的零头都不到。你想啊,要是国际油价跌到30美元以下,咱们自己挖油就是亏本买卖,还不如从国外买划算。前几年国际油价低的时候,进口一桶才二十多美元,这时候非要硬挖沙漠里的油,不是跟钱过不去吗?   再说技术上的难处,这可不是普通油田能比的。沙漠底下的地质特别复杂,像一层一层硬石头夹着油,油还卡在石头缝里不流动,得用高压注水、化学药剂这些办法才能把油“挤”出来。早年咱们连打井的核心设备都得靠进口,美国的定向钻井仪一台就要2000多万元,德国的耐高温钻井液也得花钱买。   而且打井效率还低,一口8000米的井以前要打两年,中间还可能出岔子,比如地层垮塌把钻头卡住,一口井就白扔8000多万元,这种“空井”以前发生率高达15%。虽然现在技术进步了,钻井时间缩短了一半,但跟国际先进水平比还是有差距,想大规模开采还得再等等技术更成熟。   最让人头疼的是生态环境问题,塔克拉玛干那地方太脆弱了,一点破坏都可能恢复不了。开采石油要用水,而沙漠里的水比金子还珍贵,光油田注水每年就要消耗几亿立方米水,这会让周边的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变干,本来就稀少的植被更难存活。而且钻井、铺路、建厂房会直接毁掉动植物的栖息地,沙漠里那些珍稀的物种,可能因为一片区域的开发就濒临灭绝。   还有污染问题,采油产生的含油废水要是处理不好,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这对沙漠来说是毁灭性的。国际上开发沙漠油田,环保投入要占到总投资的5%到10%,咱们现在还达不到这个水平,硬要开采,环境代价实在太大。   基础设施也是个大难题,沙漠里啥都没有,油采出来运不出去白搭。要开采就得先修路、铺输油管道、建发电站和储油库,这些工程在沙漠里建起来成本极高。就说修路吧,今天修好了,明天可能就被流沙埋了,得天天派人维护。   塔克拉玛干面积那么大,光铺一条输油管道就得上百公里,加上沿途的维护站,没有几百亿根本拿不下来。而且这些设施建起来还会进一步破坏生态,比如管道要挖沟埋在地下,会把地表的结皮全毁掉,这层结皮是防止流沙的关键,没了它沙子就更容易流动。与其花这么多钱先建基础设施,不如先用现成的国际运输通道进口石油,划算得多。   还有个战略储备的考虑,把沙漠里的石油留着,就是给自己留个“后手”。现在咱们进口石油的渠道挺多,从沙特、俄罗斯、伊拉克等几十个国家买,就算哪个地方出问题,还有其他地方能补得上,风险分散了不少。   但万一国际局势紧张,进口通道被卡脖子了,这时候沙漠里的石油就能派上大用场。这就像家里存粮食,平时买着吃方便又便宜,存的粮食是用来应急的,不能平时就把存粮吃完。而且现在咱们还在大力发展新能源,风电、太阳能越来越多,电动车也普及了,以后对石油的需求会慢慢降下来,到时候再开采沙漠石油,既不耽误现在用,又能给未来留保障。   其实也不是完全不开采,现在塔克拉玛干已经有一些小规模的开发了,主要是在试验技术、积累经验。比如新疆油田搞的“绿色油田”战略,通过节水技术一年能省5000万吨水,还建了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随时盯着空气、水质的变化。预计到2030年,超深层石油的开采成本能降到22美元一桶,到时候技术更成熟,环保措施更到位,开采起来就更划算。   说到底,不是放着石油不想要,而是得算好经济账、技术账、生态账和战略账。现在进口石油又便宜又方便,还能保护国内脆弱的生态,把珍贵的石油资源留到更需要的时候。等以后技术进步了、新能源顶上来了,再慢慢开发沙漠里的石油,这样既不浪费资源,又能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这才是长远的打算。

0 阅读:314

评论列表

古潭秋水

古潭秋水

2
2025-11-15 17:55

我认为,能够买到的矿都应该花钱买,咱家的矿都留给子孙!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